大陸偷渡客:4個瓶子,2袋泡麵和生命的賭注

  • 李宗憲
  • BBC中文
偷渡

圖像來源,TAIWAN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圖像加註文字,43歲的大陸男子8月9日以寶特瓶製成的浮具,帶上兩袋泡麵,從福建省漳州港泳渡至金門。

抱著用4個塑料瓶製成的浮具,帶上兩袋泡麵,今年43歲的中國大陸男子8月9日從福建省漳州港啟程泳渡台灣金門。8月10日一上岸,該名男子就遭台灣海巡署人員逮捕,移送法辦。

這是不到三周,在台灣金門發生的第三起偷渡案。據台灣學者分析,大部分偷渡到台灣的大陸人都是去尋找工作機會,隨著大陸經濟崛起,台灣誘因減少,加上有其他方式可以到台灣,因此游泳偷渡抵達台灣的大陸人,近年已減少至個位數。

但信息落差導致一些被社會遺忘及社會底層的大陸人,對台灣存有想像而嚮往到台灣生活,不惜冒生命危險,仍選擇游泳這種方式偷渡台灣。

為何偷渡台灣?

8月10日台灣金門岸巡隊接獲通報,在岸邊發現有不明物體載沉載浮,到現場後確認是名可疑人士,當天下午在其上岸地點查核該男子身份,是出生於中國安徽省,今年43歲的王姓大陸籍男子。

金門岸巡隊員發現該男子時,還查獲其身上4個空塑料瓶和2包印有大陸生產的泡麵等物品,該男子稱塑料瓶是喝可樂留下。他利用空塑料瓶泳渡至不知名島礁上休息,後來出發至金門烈嶼地區。

該男子沒有固定職業,自稱無意在大陸生活,才會從平時賴以為生的廢品堆中,找出材料自製劃槳,自行游泳偷渡至金門。目前金門當局已將他移送法辦。

偷渡

圖像來源,TAIWAN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圖像加註文字,43歲的大陸男子8月9日從福建省漳州港泳渡至金門,遭台灣海巡署人員逮捕,移送法辦。

這名男子被捕的四天前,一名自稱在大陸被迫害的27歲山東男子因為想到台灣,帶著辣椒、泡麵和游泳圈,從廈門游泳7個多小時抵達金門。他稱辣椒可禦寒和上岸配飯吃。

另外,他還帶著衣服、吃飯的鋼盆和兩雙鞋子等簡單家當。台灣岸巡人員研判,該男子應該是想長期居住在台灣。而更早前,7月31日,則有大陸人從泉州石井鎮劃動力小艇到金門。

不到三周,就有三起類似的偷渡案件,台灣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高瑞新BBC中文表示,近年兩岸交流密切,若真的要偷渡,很少有人會透過泳渡的方式從大陸到金門。高瑞新說:「若透過漁船、小三通或是赴台觀光偷渡,這種官方比較難查緝。」

高瑞新解釋,大部分從大陸游泳偷渡到台灣的人,都是內陸人士,缺乏資訊,對兩岸關係及台灣都不了解。過去曾擔任警察的高瑞新,也曾逮捕大陸籍偷渡人士。他說:「偷渡來台灣的人大部分都是要來工作。」

不過,高瑞新分析,隨著大陸經濟崛起,台灣誘因減少,加上有其他方式可以到台灣,因此游泳偷渡來台的大陸人數驟減。

中國七月公布2019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雖然仍然有6.2%,卻是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不過,若觀察過去40年的經濟增長曲線,幾乎難以找到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不僅增長率從未為負,還在絶大部分年份保持在高位。這意味著中國當代人幾乎沒有經歷過經濟停滯,更遑論衰退。

高瑞新進一步說明,2006年到2016年確認偷渡的案件,大部分是利用漁船或浮水的工具偷渡至台灣,這些人都是屬於生活困頓,希望赴金門找尋工作機會,甚至希望前往台灣,沒有集團操控。

從大陸偷渡至台灣人數. .  .

金門與大陸最近距離僅1.8公里。根據台灣官方資料,大陸偷渡至台灣的人數在2003年突破千人,達到歷年最高,共1299人。台灣海巡署稱是因為當年許多大陸女子非法到台灣從事色情行業,偷渡人數才會飆高。

高瑞新解釋,當年很多人都是透過」人蛇「偷渡集團,從大陸偷渡來台灣,所以每年偷渡人數都到達百人。不過2003年後,數字逐年下降,過去五年從大陸偷渡至台灣人數皆在10人以下,去年只有6人。

台灣移民署也曾向媒體表示,在兩岸交流頻繁且管道多元的情形下,雙方人民往來已正常化,因此偷渡情況已經減少。

台灣觀光局去年底指出,台灣從2008年全面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後,陸客人數已超過1300萬人次,11年來僅307人脫團;另外,前往台灣的653萬人次赴台自由行人數中,其中596人行蹤不明。

高瑞新提醒,雖然大陸偷渡到台灣的人數下降,但現在從東南亞偷渡赴台人數卻在增加。根據台灣移民署統計,2016年試辦泰國旅客免簽赴台第一年,逾期停留、冒用證件及非法工作等問題共有422人,第二年人數攀升至1542人,第三年違法人數已達1805人。

偷渡成功後截然不同的結果

根據台灣《入出國及移民法》,偷渡到台灣的外籍人士,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並課新台幣9萬元(約人民幣2萬元)以下的罰金。

台灣移民署指出,兩岸偷渡犯遣返作業,歷來皆由雙方主管部門,在紅十字會的見證下,依於1990年簽訂的《金門協議》,基於人道原則進行遣返作業。去年八月,就遣返4名偷渡赴台的大陸偷渡客,是近年來遣返人數最少的一次。

音頻加註文字,大陸男子靠塑膠瓶游泳偷渡至台灣

不過,台灣中正大學傳播學系訪問學者曾建元表示,台灣遵守《難民地位公約》的原則,如果可以提出證明,遣返會有政治迫害等,就能暫時留在台灣。但他指出,由於沒有難民相關法規,台灣通常會尋求第三國協助給予身份,目前仍以個案處理。

在2016年6月19日自行購買漁船並從大陸廈門開船偷渡到小金門的溫起鋒,至今仍滯留在台灣。這名異議人士因為在大陸從事民主運動,自稱護照遭到註銷、遭到政府監控,籌劃兩個月後,從江西到廈門,鋌而走險偷渡赴台。

溫起鋒

圖像來源,MARK WAIN

圖像加註文字,溫起鋒花了人民幣近兩萬買了釣魚船以及發電機,從廈門港口出發偷渡到台灣。該紙箱是裝發電機的箱子。

溫起鋒對BBC中文透露:「當年他花了人民幣近兩萬,買了一艘釣魚船,凌晨從廈門港口出發。」首次開船就是偷渡到台灣。他表示,當時船隻一度遇到障礙物卡住,過程驚險,因為還要躲避大陸海防人員的巡邏。

今年33歲的溫起鋒,已在台灣滯留超過3年,至今未能取得身份,根據規定也不能工作,而且每15天必須到移民署報到。他期待台灣政府能協助他前往第三地,目前他也積極與英國及美國駐台單位聯繫,希望能得到庇護。

他說:「我不後悔偷渡,但是不能工作讓他覺得自己像是活死人。」

台灣中正大學傳播學系訪問學者曾建元表示,若到台灣要求政治庇護的人數增加,由於沒有法規可以依循,無疑增加基層公務員的工作量,因此他希望台灣政府能訂定相關規範,建立標凖的作業流程。

他對BBC中文說:「希望台灣政府能對滯留在台灣的人員提供幫助,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並呼籲當局改革審查制度,譬如誰來審查,標凖在哪裏等等。」

設立相關制度是否會導致大批人抵達台灣尋求庇護呢?對此,曾建元並不擔心,他認為設立制度使當局有標凖可以衡量,而不是讓赴台灣的人「進退兩難,浪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