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投書】不許碰的那根火柴棒,恰是藻礁難題的正解

與其試圖製造中南部人與藻礁之間的矛盾,倒不如問究竟是經濟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的人吃光了天然資源。 與其試圖製造中南部人與藻礁之間的矛盾,倒不如問究竟是經濟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的人吃光了天然資源。 圖片來源:珍愛桃園藻礁臉書專頁 。

在藻礁與三接的辯論攻防中,70萬台灣人被扣上「不顧現實」、「缺乏理性」的帽子。「藻礁vs.中南部民眾的肺」等話術高明地圈限住了人們對問題的理解與想像,急切引導大眾往「二選一」的方向鑽,目的是要防止人民把腦筋動到那根不許碰的火柴棒上頭。

「能源轉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三接為何非蓋不可?官方說法相當漂亮:因為要「能源轉型」。然而,能源為什麼要轉型?改成燃氣真的是能源轉型嗎?

能源之所以需要轉型,原因正是燃燒化石燃料(天然氣、石油、煤碳)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破壞地球生態,剝奪弱勢(氣候敏感地區如海島國家、窮人、年輕及未來世代)生存機會。簡言之,能源轉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它的任務是把加護病房裡的地球生態給搶救回來。

把破壞生態的三接當成解救生態的對策,是嚴重的本末倒置。盲目捍衛「手段」(能源轉型)卻犧牲「目的」(搶救生態),不過是讓地球換一種死法、甚至多一個死因罷了。最不堪的是,藻礁被犧牲,讓出的位置卻是要給天然氣。

節能減「碳」並不是減「二氧化碳」

或許有人以為節能「減碳」是要「減二氧化碳」。事實上在談論氣候變遷時,「碳」指的是所有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以外,還包括甲烷、氧化亞氮等。其中甲烷正是天然氣的主成份。在天然氣開採、運輸、液化以及使用過程中,散發到大氣中的甲烷,鎖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90倍

這裡的「90倍」是用20的年時間計算,因為甲烷在大氣中消散得較二氧化碳快,因此時間越長,倍數越低。如果用氣候緊急狀態現況下更適合的10年、5年時間來計算,甲烷對地球的傷害,恐怕還不只是二氧化碳的90倍而已。這是為什麼天然氣被許多人視為應儘快歸零的恐怖化石燃料,而不是什麼能夠幫忙減碳的「過渡能源」。

「天然氣是乾淨能源」說法來自化石燃料業者

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隨即宣示回歸科學知識解決氣候問題,並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精算溫室氣體排放的社會成本。根據該工作小組的估算,排放二氧化碳的社會成本為每噸51美元,而排放甲烷的社會成本竟高達每噸1,500美元。天然氣既然如此骯髒,那麼「天然氣是過渡能源」、甚至「乾淨能源」的說法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根據專門揭露化石燃料業者謊言的獨立媒體Desmog所刊登的「化石燃料業者最愛的氣候『解決方案』大成」,「把天然氣講成是乾淨的」是化石燃料業者在環保意識抬頭的社會氛圍下維持利潤的重要手法之一。

「減甲烷」的急迫性,更勝過「減二氧化碳」

近年來科學家紛紛提出證明,指天然氣對氣候的危害在過去被嚴重低估,因此天然氣非但不可被視為「乾淨能源」、「過渡能源」,甚且是比煤碳更骯髒的能源。這樣的發現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憂的是,隨著化石燃料業者公關行銷策略奏效及美國的頁岩氣產量提升,甲烷排放年年破紀錄,全球甲烷排放在過去20年間增加了近10%。喜的是,與「減二氧化碳」相比,「減甲烷」的效果幾乎可用「立竿見影」來形容。甲烷雖然鎖熱效果驚人,但它在大氣中只停留約12年便消散;因此現在停止排甲烷,12年便見效。相對的,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長,因此現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效果要待百年後才會顯現。在氣候緊急狀態的此時此刻,用法規嚴格控管甲烷排放無疑是一帖不可缺的救命藥方。

不許動的火柴棒:碳排總量及財富分配

在「減甲烷」成為地球救命藥方的情況下,政府要藻礁讓位給天然氣,成了荒謬的生態雙重謀殺。「三接、藻礁二選一」、「三接、燃煤二選一」等議題框架手法,彷彿向提供被害者自己選擇兇器的權利,目的是遮掩真正的選項,即減煤、減氣、護藻礁、護地球、護勞工的正義轉型。

政府之所以敢講「三接、藻礁二選一」或「三接、燃煤二選一」,是因為沒有人敢否認「供電穩定」的重要性。為了讓政府看似在確保供電穩定的同時也兼顧了氣候難題,「能源佔比」的挪移(燃煤降、燃氣升)就發揮了重要的掩人耳目功能。這些專注於「佔比」的討論,成功迴避了「總量」問題。然而迴避碳排及電力需求「總量」的能源氣候政策,是個自欺欺人的政策。極端氣候酷暑下,2020年全台用電量破紀錄;政府失敗的產業、能源、氣候政策,不斷為更極端的天候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在嚴重缺水的此刻,政府左手忙著祈雨、右手卻忙著捍衛三接以迎來更多的化石燃料。面對這恐怖螺旋,所謂「供電穩定」、「能源佔比」這些空洞美麗的辭藻不但未觸及問題核心,恐怕連邊都沒碰到。

不「量入為出」加緊減碳,就不叫氣候政策。「入」是我們還能排多少碳;「出」則是骯髒能源需求必須被壓到多低。根據中研院地球科學所汪中和老師的解釋,如果要守住巴黎氣候協定的2oC目標(雖然1.5oC才是負責任的目標),則在本世紀末,人類最多只能再排放9,450億噸溫室氣體到大氣中。以2020年全球排放量來看,9,450億噸的餘額在短短20多年內就會用光,代表地球增溫必然超過2oC。

我們現在任何一噸超量排出的溫室氣體,都是將手伸到未來,從子孫身上掠奪來的。由於涉及大規模性命的剝奪,因此老老實實是筆血債。我們唯一能不讓自己雙手染血的機會就是從9,450億噸的餘額往回推,估算現在起該有的減碳幅度。在這樣的背景下,要7,600歲的藻礁讓位給化石燃料接收站,是何等荒謬?

變態的能源需求不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而是經濟分配嚴重不均的結果。在傾斜的經濟分配體系中,污染者得到大大的獎賞,不僅累積了驚人的財富,也轉換為實質的政策影響力,促使整個體系不斷陷入更深的死亡螺旋。經濟分配不均相關研究早已汗牛充棟,簡單來講,資方、勞方、天然資源共同創造的經濟果實只歸前者,後二者都是輸家。除了極度不公平的稅制外,政府每年花上兆的納稅收入補助化石燃料,使享盡特權的碳排大戶及用電大戶(或兩者皆是)毫無動機改變碳排行為及用電模式。相反的,這些靠勞工、納稅人以及天然資源所提供的養分壯大的企業財團累積了驚人的政治影響力,不必上街拉布條或汗流浹背連署,就能悄悄阻擋掉可能損及股東利益的氣候能源政策。

一個近例是僅需花費企業極低成本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用電大戶條款,在大企業遊說下,將「用電大戶」從5,400家降到506家、上路日期從2025推遲到2027年。直接指揮政府之外,倚賴骯髒能源致富的大企業亦提撥大筆預算用在公關、廣告宣傳、置入性行銷、網軍帶風向、豢養不誠實的科學家,於是煤可以是乾淨的、天然氣可以是乾淨的、核能也可以是乾淨的。

因此,與其試圖製造中南部人與藻礁之間的矛盾,倒不如問究竟是經濟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的人吃光了天然資源。在台灣,十大排碳企業占了全台整體碳排的40%,大致符合國際研究中用於呈現「財富」與「碳排量」關係的「香檳酒杯」圖。根據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與樂施會的研究,頂層0.1%的人均碳排在2015年是216.7噸,但底端50%的人均碳排卻只有0.69噸,二者差距高達314倍,顯見絕大多數人與大自然位屬同一個欄位;即只受頂端極少數人剝削掏空,卻無緣享受成果的類別。從這個角度看,藻礁問題並不是「北部vs.中南部」的問題,而是「1% vs.99%」的問題。

用合理的經濟分配,治癒變態的能源需求

過去40年,全球經濟演化軌跡可用「魔王鋪路、餓鬼指路」來形容。這套所謂「涓滴經濟」的理論謊稱企業財團獲得最大自由後,便能迅速創造財富並隨著經濟活動涓滴、下滲(trickle down)到一般民眾身上。累積半世紀的經濟數據證明涓滴經濟是一套偉大的騙術:財富非但未曾「下滲」,反而「上滲」(trickle up)到越來越少數人手中。財富的集中就是權力的集中。當權勢在握的極少數人無意放棄滋養他們的骯髒能源時,不僅多數民意與「玩真的」的氣候政策毫無立錐之地,企業財團擅長的「漂綠」(greenwashing)功夫甚至能複製、結合涓滴經濟推銷手法,透過假減碳額外再多撈一筆。

取消少數人的特權,因此成了有效的氣候能源政策之先決條件:只有在矯正了傾斜的經濟分配之後,變態的能源需求才可能被治癒。在藻礁公投連署成氣候之前,妄想政府會正視碳排總量及財富分配只是種異想天開。但在粉紅風暴來襲後,政府應該開始思考以70萬人為後盾,試著動動這根從來不願碰觸的火柴棒。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瀏覽次數:8288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