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場外】一個法國父親絕食抗議前妻強制帶走孩子,律師談日本離婚夫妻:「先綁架小孩就贏了」

【東奧場外】一個法國父親絕食抗議前妻強制帶走孩子,律師談日本離婚夫妻:「先綁架小孩就贏了」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法國男子費雪與一名日本女子育有2子,分別是6歲的兒子與4歲的女兒,但他們在2018年被該名女子帶走。在日本沒有可讓離婚後的配偶雙方共管孩子的法律制度,因此其中一方單方面帶走孩子且拒絕另一方探視的現象不會被處罰。費雪因此在奧運會場外絕食抗議,呼籲外界關注日本的法規問題。

奧運選手持續在賽場上、鎂光燈下拚搏的同時,賽場外也有人從奧運開幕前,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媒體盛會——一名39歲的法國男子文森・費雪(Vincent Fichot)自7月10日以來,就坐在東京奧運體育館附近的千馱谷車站前絕食抗議,並承受著東京盛夏每日超過30度的高溫。

奧運場館外絕食,這名父親籲馬克宏關注事件

費雪宣稱他的兩個孩子被日本生母強制帶走,因此欲透過絕食行為呼籲人們關注這個事件,尤其是因參與東奧開幕式到訪東京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而馬克宏與日本首相菅義偉見面時,也確實提醒了日方關於費雪的監護權問題。

然而,《法廣》指出在兩人見面過後,馬克宏在推特上的發文卻沒有提到費雪的訴求,只讚揚了日法關係。費雪對此表示:「菅義偉和馬克宏至少談到了我的案子,這的確很好,但沒有真正促進改變我的孩子們的現狀,所以我還會繼續(絕食抗議)。」

日本缺乏共管孩子的法律制度,「先綁架小孩就贏了」

費雪表示他與一名日本女子育有2子,分別是6歲的兒子與4歲的女兒,但他們在2018年被該名女子帶走。「那是2018年的8月10日,我早上起來,屋子的一切都很正常……當我晚上6點回家以後,發現一切都不見了,像是家具、物品、車子」費雪向《BBC》表示:「當然,還有我的孩子」。

當時,日本女子在庭上指控費雪家暴,除此之外這名女子幾乎沒有對外回應,她的律師譴責媒體發布的是「偏離事實的報導」,而費雪則宣稱女子事後撤告。

在台灣,離婚後配偶雙方可以選擇申請「共同監護權」,就算監護權只被判給其中一方,另一方也有探視權;在法國,配偶在離婚後共同管理孩子也是相當正常的情況,且任何一方都不能剝奪另一方共管的權力,更不能強行帶走孩子。

但在日本沒有可讓離婚後的配偶雙方共管孩子的法律制度,因此其中一方單方面帶走孩子的現象不僅被社會寬容、也被政府允許,不遵守法院下令給予的探視權不會被處罰。《法廣》引用日本人權組織的數據指出,每年在日本都有15萬名未成年人被父親或母親單方面帶走。

《BBC》記者在報導中指出,在日本有許多離婚後的父母單方面「綁架」小孩、登記為自己的家人,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另一方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反轉情勢,有律師向這名記者表示:「先綁架小孩就贏了」。

《日經》認為,日本認為「親權」為「父母對子女的權利」,但在歐美國家多半被認定是「監護和養育子女的義務」,所以離婚後父母其中一方拒絕開放探視、支付贍養費都被視為違法。

歐盟關注事件,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孩子與父母聯繫

費雪在車站前絕食抗議的行動,也讓許多有類似遭遇的人現身替他打氣並表達訴求。《BBC》報導,一名日本女性到場表示,她已經3年又4個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一位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年輕女子指出,她在18歲時開始想要找尋自己的法籍生父,結果發現過去她所知關於生父的一些指控都是假的。

在絕食抗議期間,有10名歐盟外交官也向費雪表達支持,《路透社》報導,歐盟駐日外交官Patricia Flor點出這是關乎兒童權利的問題,因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定每個孩子都有權與父母雙方聯繫,「對孩子而言,這也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當他們持續長大,這便具有急迫性」。

日本法務省的一名官員表示,在日本有專家小組正在審查離婚制度,「我們知道在這個議題上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官員表示,「有些人說他們沒辦法拜訪孩子。」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日本法院在2019年做出一則判決,當時,有14位父母控告日本政府,認為政府缺乏法律架構確保他們能適當探視孩子,並主張這是違憲,因此要求900萬日元的損害賠償,但日本法院判決認為政府不需承擔任何責任。

針對聯合國的協議,這起訴訟的主審法官則認為,那「只是一項協議去尊重」那些權利,但沒有約束力。

絕食掉了14公斤,費雪將持續抗議

《路透社》在7月30日的報導指出,費雪自7月10日開始絕食以來已經少了14公斤,日前因暈倒而骨折的手也仍被繃帶綑著。同日,他的推特貼文指出,醫院與他聯絡,認為他必須進行手術且要全身麻醉。

針對費雪的事件,法國大使Philippe Setton認為:「這主要是日本社會的問題,無論費雪的處境有多痛苦或戲劇化,我們都不想要介入日本的辯論。」

費雪也坦言法國的確無法干涉日本的司法體系,「但對我而言,我會堅持我的行動」。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楊士範

“2020東京奧運”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