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環境難民
【司法攻防】台塑集團「系統性造假」,偽造空污數據慣犯?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台塑六輕今(2018)年營運屆滿20年,經濟部工業局正在進行總體檢。《報導者》長期調查後赫然發現,台塑集團空污數據申報已出現「系統性造假」,不僅集團下的華亞汽電、南亞、台化員工接連被判刑,六輕遭到雲林環保局追討10億元「不當利得」空污費,連第三方檢測公司也出現各項嚴重違規問題。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更透露,已發現台塑集團空污數據「新的情況」。政府如何有效監督台塑集團,備受矚目。

2017年3月8日,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司改國是會議第三分組開會時丟出震撼彈,矛頭對準台塑集團。他一口氣列舉「台塑集團空污數據申報不實」的9件案例,其中數件官司已判決華亞汽電、南亞塑膠、台灣化纖等台塑集團所屬員工有罪定讞,最受外界矚目的台塑六輕,則遭雲林縣政府追繳空污費高達10億元。

這份由環保署正式提出,名為「環境案件之偵查與訴訟程序之檢討」的簡報檔,雖以「台O集團」做為台塑集團代稱,但詹順貴在發言說明時,以他一貫急促的語氣直接點名「最近有環保團體舉發了台塑集團」(編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控台塑六輕2萬5千筆超標紀錄消失),並直指台塑集團是「系統性的造假」。

詹順貴在會中更強調:「其實他(台塑集團)不是真正要減省空污費,他是要搏得一個對環境很友善,避免大量的賠償。」他認為,台塑集團員工認罪之後,能夠判的罰金很少,即便雲林縣政府以「不當利得」裁罰六輕10億元,「以他(六輕)去年最後盈餘超過2千億,這種罰也是沒有達到犯罪的懲罰效果。」

這場司改國是會議分組討論內容,當時並未引起外界高度重視。然而,環保署副署長在重要會議批評台塑集團「系統性的造假」,顯示台塑集團的空污數據申報出了很大問題。

在六輕營運屆滿20年,經濟部工業局正在進行六輕總體檢之際,《報導者》記者耗費半年以上時間追蹤調查六輕總體檢相關問題。今年1月先推出「六輕營運20年:科學戰爭下的環境難民」第一階段調查報導,在獲得更多線索進行追查之後推出第二階段調查報導。 

《報導者》調查發現,台塑集團空污數據申報已出現三大類型弊端,第一類是「偽造數據遭判刑」,第二類是「軟體汰換遭罰款」,第三類則是「第三方監測廠商作假遭吊照」。也就是說,台塑集團空污數據申報問題比詹順貴所說的還要普遍而嚴重。  

弊端1:偽造CEMS數據,華亞汽電首遭判刑

依照法規,排放廢氣設施超過一定規模的工廠,就必須在煙囪裝設連續監測系統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作為空氣污染防制費的申報依據,並將即時數據傳到當地環保局上網公開,以便監督排放情形。

位於桃園市龜山區的台塑集團子公司華亞汽電,就是全國第一起遭查獲利用CEMS偽造數據的案例。

Fill 1
(資料來源/《報導者》採訪整理;設計/黃禹禛)

當初查獲華亞汽電造假的桃園市環保局綜合規劃科科長蘇振昇,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2009年他在一次CEMS的教育訓練裡,被主講人問了一個問題:「你相信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數據嗎?」他因而開始思考,CEMS系統已經連線運行10年以上,卻幾乎沒有工廠超標被罰過,「我直覺判斷有人數據是假的。」

然而,CEMS數據成千上萬筆,要如何追查是否出現造假?蘇振昇想到一個突破點:在環保局進廠稽查的時候,工廠數據應是無法造假。於是桃園市環保局和顧問公司開始整理列管的30支煙囪,過去幾年來共數百萬筆的監測數據,鎖定幾間稽查時間點前後數據出現巨大變化的業者,華亞汽電便是其中一家。

因為CEMS系統非常複雜,監測設施又安裝在廠內,一定要現場稽核才可能找出偽造數據的直接證據,桃園市環保局還特地請教CEMS維護工程師、學者專家,找出可能被動手腳的環節以及判斷不合理數據的方法,並透過每次進場稽查的機會搜集資訊,來鎖定可能有問題的流程。

蘇振昇說:「詳細分析過後,兩個地方會有數字,一個是分析儀,它是原始數據;一個是中控室電腦,它會把分析儀的數據再傳到環保局。分析儀數字造假機會很小,要造假的話應該是中控室電腦。」

麻煩的是,工廠的煙囪比較特別,必須搭上特製的小電梯才能抵達50公尺高的分析儀,但電梯操作方式又只有廠方人員才知道。為了避免打草驚蛇,環保局先前就利用其他查核名義熟悉各項開關、按鍵位置。

最後,桃園市環保局稽查團隊在2010年某個晚上,對華亞汽電發動突襲。

兵分三路夜襲工廠,地檢署再補槍

稽查團隊兵分三路,一批人直上煙囪,記錄分析儀數據;一批人記錄中控室電腦數據;最重要的,還要有人阻斷廠區警衛通報。「因為他們(工廠)切換監測系統只需要幾十秒時間,我們就直接叫警衛不准通報,」蘇振昇說。

分析儀和中控室電腦前的兩批人馬,不但對儀器畫面進行錄影,更用電話聯絡,即時比對兩邊數字,果然發現應該一模一樣的數字出現落差,且分析儀的原始數據還已經超標。

儘管如此,華亞汽電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認罪。桃園市環保局其後書面要求說明,廠方仍稱數據有落差是因為時間差、傳輸過程誤差等造成,並非刻意偽造數據。因為不知道數據是如何造假,環保局的稽查行動只能告一段落。最後,此案以偽造文書罪嫌移送地檢署偵辦。在桃園環保局、顧問公司與兩名檢察官合作長達10個月後,再次於2011年4月13日發起大搜索,出動不同單位共40名人力。

不過,有了上次被突擊稽查經驗,華亞汽電這回已做好準備防制稽查。工廠不但早已加裝警報按鈕便於通報,並全面強化電子門禁,讓搜索工作一度被迫停止,最後在檢察官出示搜索票後,廠方才只好解除門禁,並提供設備操作紀錄、原料購買紀錄等。

Fill 1
(資料來源/桃園市環保局、《報導者》採訪整理;設計/黃禹禛)

在長達12小時的搜索過程中,仍然發現跟上次一樣,分析儀和中控室電腦數據不符的證據。但這次檢察官直接把工廠CEMS的程式設計師找來問話,工程師終於認罪,坦承工廠CEMS監控程式有偽造監測數據的功能,電腦能夠模擬一套假的數據傳到環保局,等到環保局來稽查時就會切換系統、關閉該功能,讓稽查人員看到真實數據。

這次搜索行動還發現,華亞汽電工廠防治設備操作紀錄也有兩版本,一本記載真實紀錄的數據是給內部主管查看,裡面的加藥量數據都不符合規定;另一本數據都符合規定的版本,則專門用來給環保局稽查。

其後,桃園環保局動員近30人、為期3個月,比對了1,600多萬筆數據,統計出華亞汽電5年內所有偽造數據的時段,因為涉及刑事,追討空污費金額還加倍,一共6.59億元。第一次被抓包,台塑集團並未提起訴願或訴訟,將空污費一次付清;而華亞汽電經理、廠長等8名員工則因違反《刑法》、《空氣污染防制法》的詐欺和申報不實罪,被判徒刑5~10月不等,並向公庫支付50~100萬元(編按:判決書全文連結)。

Fill 1
(資料來源/司法院;設計/黃禹禛)
全國大搜查,揪出台塑集團系統性造假

其實,CEMS系統一直都有防弊的設計,平行比對系統是其中之一。該系統能直接擷取CEMS分析儀的訊號,不透過工廠的中控室電腦,直接將數據回傳到環保局,只要與工廠回傳的數據進行比對,便知工廠數據有無問題。但因平行比對系統架設費用昂貴,各地環保局實際使用次數少,監測效果不佳。

直到華亞汽電案爆發後,桃園環保局特別針對有偽造前科的華亞汽電和南亞塑膠,裝設平行比對系統,進行24小時連續監測,系統裝設費用也由台塑集團負擔。此後,這兩家公司就沒有再出現偽造數據的情形。

不過,負責撰寫華亞汽電CEMS軟體的聯宙公司,在全國市佔率接近一半。華亞汽電爆出全國第一起CEMS數據造假後,環保署因而下令各地環保局全面清查設有CEMS的工廠,沒想到,台塑集團「系統性造假」的案例竟一一曝光。

從2011年華亞汽電桃園龜山廠開始,台塑集團旗下的南亞塑膠桃園錦興廠新北樹林廠,及台灣化纖雲林六輕海豐廠嘉義新港廠,全都因為CEMS數據申報不實而遭當地環保局開罰,其中南亞錦興廠、樹林廠及台化新港廠同樣也有員工被依《刑法》詐欺罪及《空污法》申報不實罪判刑。

Fill 1
(資料來源/司法院;設計/黃禹禛)
經濟部表示企業應強化法治教育

針對台塑集團所屬工廠接連因空污數據造假遭法院判刑定讞,台塑集團主管機關經濟部也提出警告。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游振偉在辦公室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強調:「企業內部對他的同仁的法治教育要加強。」對於台塑集團接連遭調查作假,游振偉指出:「你如果是故意的,不是只有行政法,還有《刑法》,企業內部要去做這些有關適法性教育的部分,我是覺得要加強,這些都是違規的動作,本來就應該被處罰。」

游振偉並提醒,在《空污法》修法之後,「如果像現在你是負責人,故意的話,他還要加重其刑。」目前《水污法》、《空污法》都已具有這樣的精神,工廠作假如果是故意,都會遭到加重刑罰。

弊端2:軟體汰換未申報,向六輕追繳10億空污費

就在華亞汽電被發現數據造假後,雲林縣環保局也發現,六輕園區台塑石化麥寮一廠、三廠回傳的CEMS即時數據有問題。除了開罰160萬元,更對六輕追繳高達10億元的「不當利得」。

負責此案的雲林縣環保局空噪科科員曾建閩,抱著一堆高高的資料接受《報導者》訪問。他在10年前進入雲林縣府工作,2012年起負責六輕相關業務,卻赫然發見,環保局收到的即時值數據跟廠方申報的月報數據有很大落差,「這是他(六輕)給我們的資料,幾乎都是零。」

曾建閩在2012年進廠稽查時對數據落差提出質疑,結果反被六輕質疑是環保局接收CEMS數據的機器故障。這一質疑,反而激起曾建閩更想追查到底,要求廠方人員調出原始數據, 「我們(曾建閩和會同稽查的顧問公司經理)就坐在那邊討論說是什麼原因。廠方就不理我們,坐在旁邊看。」

不調原始數據還好,一調竟出現了連小學生都能看懂的數學錯誤。曾建閩比對後發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校正後數據平均值竟然沒有落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調出來後他們發現說,慘了。然後問我(質疑環保局機器故障)的那個人,他就走掉了。」

發現數據出問題後,雲林縣環保局要求六輕調出過去幾年的數據,廠方卻拿不出來。追問之下才知道,六輕的CEMS軟體並非廠方所稱的僅是軟體更新,其實整套軟體早在兩年前就已汰換掉,以致沒有留存舊數據。「不過,到法院他們(六輕)又有一套講法,他們跟法院說他們只是更新不是汰換,」曾建閩說。

依照法規,業者須於CEMS軟體變更或汰換前後一個月,各向環保局提出申報和確認連線報告。由於六輕台塑石化廠共8根煙囪的CEMS軟體汰換未經報備,雲林縣環保局開出160萬元的裁罰(一根裁罰20萬元)。且因2010~2013年的CEMS數據不被雲林縣環保局認可,在沒有進行檢測、無法查核排放量的情況下,只好使用公告係數來回推計算排放量,算出來的空污費竟高達999,077,476元,將近10億元的金額,一舉破全國紀錄。

然而,不同於第一次華亞汽電案的接受裁罰,台塑集團這次並沒有認帳,接連提出訴願和行政訴訟。

Fill 1
(資料來源/司法院;設計/黃禹禛)
台塑稱無造假必要,訴訟到底
Fill 1
台塑、六輕、空污、台塑安全衛生環境中心副總經理吳宗進
台塑安全衛生環保中心副總經理吳宗進。(攝影/吳逸驊)

這場台塑六輕與雲林縣政府的長期戰役,六輕廠方在法庭上一開始主張,CEMS軟體僅是更新並非汰換,就如同微軟公司不定期會對電腦程式漏洞修補一樣。而之所以會發生數據錯誤,是因為軟體設計人員原始碼撰寫錯誤,但廠方一發現問題後立即修復,並無故意或是過失責任。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審理後卻認為,軟體確實是汰換並非更新,判六輕敗訴。六輕不服繼續上訴,到了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卻是同樣結果,確定要繳交罰款。雲林縣環保局據此以「不當利得」開始追繳10億元的空污費,但六輕仍不服環保局罰款的計算方式。

CEMS數據有月報值、日報值,以及每15分鐘一筆的即時值等不同數據。在軟體汰換訴訟判決定讞後,六輕再度提起訴願,僅承認提報給環保局作為空污費計算的月報值有錯誤,但即時值並沒有錯誤,希望用每筆累加的即時值去計算空污費;因為用此方式算出來的空污費可能只有幾千萬元,跟以公告係數算出來的10億元有相當大差距。雲林縣環保局則堅持,六輕未依規定申報軟體汰換,軟體產生的數據未經環保局認可,依照規定就是要用公告係數計算。

對此,台塑安全衛生環保中心副總經理吳宗進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CEMS法規制定不夠明確:「我們不會無緣無故興訟,我只是改裡面系統,又不涉及監測數字的改變,到底什麼東西要申請,什麼不要申請?」他更進一步強調:「我們同仁絕對沒有造假的動機,也沒有必要。」

環保署訴願審議委員會在2017年初裁決駁回六輕提起的訴願,六輕不滿,繼續提起行政訴訟。最後,10億元空污費能否追繳成功,還得看針對罰款計算方式的行政訴訟判決結果。

今日還是稽查戰友,明日變台塑員工

俗話說「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敵人」,很符合雲林縣環保局的處境。

為了維護企業形象和主張權益,台塑六輕面對大大小小的裁罰,幾乎都會提出訴願。為了追繳10億元空污費這個案子,環保局科員曾建閩前後跑了5次法庭,他自己雖說早已習慣,反而是上級主管替他抱不平。雲林縣環保局代理局長張喬維不滿地說:「同仁遭受到的待遇,是要一直跑訴訟,他幫國家多爭取9億多的空汙費,他得到的是什麼?」

更讓環保局錯愕與氣憤的是,曾建閩有次去開庭,卻發現坐在法庭對面六輕陣營的,竟然是過去一起去六輕稽查的戰友。台塑集團高薪挖角攻勢顯然奏效,今天的稽查人員,轉眼間就可能成為六輕的高級專員,成為反過來協助六輕與環保局打官司的重要助力。  

「會同我去查汰換程式日期的經理(環保局委託顧問公司),我們去訴訟,他就坐在六輕後面。這是我最氣的地方。我自從知道後,這個人我根本不想理他!」曾建閩提到此事時,一改原本平淡口氣,忍不住提高了音量。

這種「朋友變敵人」的情況並非個案,而是常態。光是這幾年,雲林縣環保局就被六輕挖走一位待了8、9年的老手;有稽查專業的顧問公司經理,更是前後被挖走3人。他們轉換身分到六輕後,月薪不是比原本多1、2萬元,就是翻倍跳。

在高薪挖角攻勢下,雲林縣環保局好不容易培養的稽查人力和經驗累積,一下子就變成六輕反制政府稽查的即戰力。這就是環保單位跟台塑六輕之間攻防戰的日常。

弊端3:第三方檢測廠商也作假,重罰加吊照有效嗎?
Fill 1
台塑、六輕、空污
台塑六輕排氣。(攝影/余志偉)

經過長期追蹤調查,《報導者》記者發現,台塑集團除了爆發偽造CEMS數據、汰換軟體並未申報等問題,連台塑集團委託的第三方廠商監測,竟然也出現嚴重作假等弊端。

依《空污法》規定,大型工廠除了裝設CEMS系統,還需委託第三方廠商定期檢測。以台塑六輕為例,六輕園區400隻煙囪中只有34支排放量較大的煙囪裝設CEMS系統,其餘300多支排放量較小的煙囪,就要靠檢測人員定期帶儀器來檢驗排放量和污染物質濃度等是否符合法規標準。因此,六輕廠區內每天都有不同檢驗公司人員到各廠區進行檢測。 

第三方廠商雖由台塑六輕進行委託,但必須獲得環保署所屬、位於中壢的環境檢驗所核可。目前全台約有100家獲得環檢所核可的第三方檢測業者,其中約有50家是執行空氣污染檢測。

煙囪檢測相當耗時耗力,檢測報告完成後雖會送到地方環保局審核,但因檢測過程並無錄影,再加上檢測時間是由被檢測的業者來安排,檢測費用更是由業者自己出錢,環保局的書面審核難以判斷檢測數據是否真實。也因此,實務上檢測報告的不合格率極低。

為了確認第三方檢測數據品質,各地環保局或環檢所會派人到檢測現場抽檢監督,環檢所更會發送樣品給檢驗公司進行盲測,確認其檢驗技術。環檢所副所長巫月春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如果有人檢舉,像是雲林縣環保局說這家(第三方檢測公司)報告有點問題,我們就會特別關注它的個案;沒有的話,通常性大概2年會去巡一次實驗室或是現場。」

關鍵還是錢:「檢測不合格就收不到款」
儘管如此,第三方檢測仍出現各種弊端。包括六輕、中油等大型石化廠委託的多家第三方檢測公司,近年都曾出現各種嚴重違規,有的第三方檢測公司甚至因「檢測過程虛偽不實」,而被處以最高額100萬罰鍰,並吊銷許可證一年的嚴重處分。(小啟)
【更正小啟】
本報導先前向環保署環檢所高層官員查證,並比對環保署網站資料後(網站上只有處罰時間而無違規場地),原文本有提及「汎美公司因於六輕廠區檢測過程虛偽不實而被處以100萬罰鍰及吊銷許可證一年」,報導刊出後,汎美公司來函澄清該公司被重罰與六輕廠區無關;《報導者》進一步取得環保署內部公文,確認汎美公司被處以100萬罰鍰及吊銷許可證一年與六輕廠區無關,僅此澄清並向汎美公司致歉。

成功大學永續環境實驗所助理研究員簡聰文,是國內嫻熟CEMS相關法規的專家,曾協助各地環保局稽查台塑集團的華亞汽電、南亞樹林廠、台化新港廠CEMS數據查核。另外,簡聰文團隊也曾接受環保署專案計畫委託,對於第三方檢測公司進行抽查。

為何第三方檢測公司頻頻出問題?最大關鍵是「檢測不合格就拿不到錢」。

簡聰文指出:「被檢測工廠出錢給檢測機構,如果檢測不合格會被罰,但這樣(不合格)報告出來工廠會不付錢,所以檢測機構一定會出可以過關的報告給你。」此外,因為檢測行業是自由市場,削價競爭之下,劣幣驅逐良幣的情形並不少見。

第二個關鍵是人力不足。雖然檢測業平均月薪可達5、6萬元以上,但因耗費體力、工作風險高,流動率也相當高。全國檢測從業人員3,000人中,工作1、2年以上就算得上資深。簡聰文表示:「有人早上去到現場,看到煙囪(很高),就說不幹了。」有時候檢測公司老闆願意開出月薪6萬元的待遇,還聘不到人。

檢測量持續增加,檢測人員卻不增反減。這讓檢測公司就算想依規定好好檢測,也不一定有足夠的人力或經驗,「有時候不一定是工廠授意的,可能是帶隊的人累了(就便宜行事),」簡聰文說。

巫月春更指出,對於六輕的第三方檢測「有先天困難」,因為六輕被視為國防重鎮,檢測公司與環檢所都無法隨意進出,車輛須裝滅煙器才能進廠區 ;而六輕基於「商業機密」等理由,更拒絕檢測過程進行錄影。

環保署推《環境檢測法》,盼成立第三方獨立機構

業者委託的第三方檢測公司出現問題,環境污染排放管制自然就難以落實,如何解決這項困境?

曾在華亞汽電案中提供桃園市環保局諮詢的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能暉建議,可以成立第三方驗證的獨立基金會,由民間、官方代表聯合組成委員會,而受檢的業者將檢測基金直接交給基金會,再由基金會支付給檢測業者,杜絕檢測公司怕拿不到錢而出假報告的弊端。

簡聰文以國際經驗為例指出,韓國因為政府人力充足,檢測人員都是官方發派,很難出現民間業者動手腳的空間;英國則是有嚴謹的檢測人員證照制度,將檢測人員分為4等級,學科原理、術科通過後才有level 1資格,執業兩年後才能考level 2,「等到level 4可能已經有10年經驗,才能帶隊(到工廠檢測)⋯⋯考試通過還要複訓,當然,薪水待遇也比較好。」

詹順貴更駁斥「六輕因為商業機密,拒絕檢測過程錄影」的作法。他強調,為了公共安全,「我可以簽保密協定給你(指六輕),但我是執法單位,你沒有權力對我拒絕。」

為了一舉解決檢測業長久以來的弊病,環保署已打算訂定《環境檢測法》專法。在環檢所研擬的草案中,短程做法有「要求裝設錄影監視設備」、「明定報告簽署人罰則」等;中長程作法如同學者的建議,評估建立第三方保證支付方式,由業者將檢測費用繳入基金,待檢測機構檢測並將報告送到主管機關審核後,再由基金撥付檢測費用。詹順貴表示,希望《環境檢測法》草案今年年底就能出爐,在明年中提報給行政院會通過。

詹順貴稱「已發現新的問題」
Fill 1
2017年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左)與彰化縣長魏明谷(右)出席台西村居民座談。(攝影/吳逸驊)
2017年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左)與彰化縣長魏明谷(右)出席台西村居民座談。(攝影/吳逸驊)

面對台塑集團「系統性造假」諸多案例,政府究竟應該如何強化監督? 

「機制始終存在,只是看有沒有落實,」當初查獲華亞汽電造假、擁有多年環境污染稽查經驗的蘇振昇如此強調。

攤開與台塑集團相關的一連串空污裁罰案件,從華亞汽電CEMS電腦偽造數據,桃園市環保局分析上萬筆資料後,陪同地檢署搜查出關鍵證據;六輕CEMS數據有誤,雲林縣環保局追查原始碼後發現六輕軟體汰換未報備,追繳10億空污費;環保署環檢所則鍥而不捨,抓到六輕委託的第三方檢驗公司人員登載不實檢測數據。這些案例都顯示,政府相關單位只要肯花時間、有毅力,就能在上百萬筆資料中,揪出一筆筆有問題的數據。

再如2017年初,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發起的「透明足跡」計畫,揭露了台塑六輕的空污超標數據。這項計畫連續11個月不間斷,從雲林縣環保局連續監測資訊公開網站下載了六輕34根煙囪的CEMS數據,分析原始資料後發現,六輕自2016年初起竟累積2萬5千多筆的超標紀錄,其中至少262筆達到開罰標準。其後環保署立刻查證與進廠抽查,雖因法規漏洞而只能裁處12件違規事件,但已證明民間團體也能透過公開資訊監督六輕。

詹順貴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則透露,環保署已發現台塑集團空污數據「新的情況」,正在仔細分析相關資料,了解台塑集團是否出現不同的違規狀況。

解方:落實環境稽查,追討不法利得

除了落實環境稽查,詹順貴指出,環保署希望從法制、制度、執行等3個層面進行改革:「(台塑集團空污數據造假案)以前一罪不二罰,判了《刑法》,關3個月易科罰金,有的還緩刑。檢察官一起訴,我們反而不能處理,像行政處罰的不當得利那些都不行,因為《刑法》優先,表面上看起來重,其實反而更輕。要修法,以不當利得當地板,所有處罰不能低於不當利得。我就在盤點各種污染防制法,空水廢土海洋這些。」

立法院已在6月三讀通過《空污法》修正案,新增「不法利得追繳」及「吹哨者條款」等重要規定。詹順貴說,這是落實司改國是國會的結論,「一定會有一些技師、有專業證照的,到最後、或者退休了以後會看不下去 ,這些其實一直都有。」因此在環境犯罪中增訂「吹哨者條款」相當重要。

在經濟部工業局展開六輕營運20年總體檢之際,環保署追查台塑集團空污數據「新的情況」有何進展?《空污法》修正案上路後能否有效扼止「系統性作假」弊端?各界正拭目以待。

後續與迴響

【監察院糾正環保署 籲台塑為造假向社會道歉 儘速制定《環境檢測法》】

(2019.10.3更新)

《報導者》2018年7月揭露台塑集團申報空汙數據「系統性造假」後,監察委員開始進行調查,今天早上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報告指出,環保署早在2010年就發現台塑華亞汽電空汙數據造假,卻遲遲沒有修改管制方法,導致其他類似造假情況難以成案,消極怠慢不作為,對環保署提出糾正。

監委趙永清、王美玉、田秋堇在《報導者》報導刊出後,於同年10月開始列案調查,期間要求環保署進行4次簡報、諮詢相關學者專家、詢問環保署長張子敬等業務人員,並實際到雲林台塑六輕、台塑華亞汽電及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履勘。調查一年後,今日上午10時於監察院召開記者會發布調查報告。

■企業龍頭卻帶頭造假 監委籲台塑向社會道歉

趙永清主持說明,台塑企業是台灣企業龍頭,多年來轄下3家事業計4座工廠卻陸續發生連續監測系統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空汙數據造假,危害人民健康。全集團至今卻僅有14人被判刑、判罰1120萬,追繳的空污費也僅有13.5億元(台塑石化一案10億元尚未確定),跟台塑每年數千億元獲利相比微不足道,他強調「全台灣有300多支煙囪列管(裝設CEMS),台塑就佔了50幾支⋯⋯台塑應該因為造假惡行,對台灣社會公開道歉。」

趙永清指出,環保署在2010年發現台塑華亞汽電CEMS空汙數據造假遭判刑後,竟延遲8年多才修正相關管制規定,消極怠慢,因此對環保署提出糾正。此外,趙永清也補充,近15年地方政府因追繳空汙費遭業者提起之8件行政訴訟,就有5件遭到管轄法院撤銷,敗訴率高達6成,凸顯現行規定有檢討必要,環保署也應積極檢討。

■發現台塑造假後拖延8年 環保署遲至今年才修法

田秋堇表示,監委今年2月去環保署環境檢驗所聽取簡報時才發現不對勁,桃園環保局早就已經發現台塑集團華亞汽電CEMS數據造假問題,但CEMS規定竟然拖了8年多都沒有修訂。田秋堇批評,因環保署沒有立即修改法規讓數據的保存時間延長,才讓當時幫華亞汽電設計CEMS軟體的聯宙公司刪掉其他廠很多數據,造成其他很多案件都不能起訴,「法規保存期限只有10天,業者理所當然可以不提供」。田更批評,「環保署說他們開很多會,安裝連線等公聽會,但數據保存期限跟技術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修法不需要等到廠商同意⋯⋯我們發現這事情很生氣!」

監委開始調查後,環保署才趕緊在今年4月修正發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管理辦法」,將CEMS相關數據保存期限從原本10日、30日、2年,統一調整為6年。同時新增數據採擷及處理系統(Data Acquisition and Handling System)封存與查核比對機制、監測設施與連線設施異動提報程序、管制措施納入行政罰項目。

■監察院籲制定《環境檢測法》專法

王美玉補充指出,當時因為桃園環保局同仁鍥而不捨追查才能發現CEMS數據造假,需要給予相當大的肯定。一般百姓納稅資料就要保存7年,涉及人民健康的空汙監測資料沒理由10天就蓋過去,現在各種雲端保存技術便利,業者更無藉口拖延,監察院會持續監督環保署。

除了產生汙染的工廠被調查外,檢測工廠汙染程度的環境檢測業也是此次調查報告的重點之一。田秋堇指出,環境檢測業應該要提供準確的檢測數據,但現在卻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監察院除了建議環保署應儘速建立第三方公正認證機制並制定《環境檢測法》專法外,也希望環保署針對協助台塑集團造假的軟體公司的財產利益範圍內追繳不法利得,達到警示嚇阻效果,以提升環境檢測數據的公信力。(文、攝影/林雨佑)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