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羅利-杜勒姆飛往紐約的航班上,直到我試圖和鄰座的人聊幾句時,我才意識到,他那寫在臉上的恐懼是我造成的,並非起飛後我們的飛機遇到的那點顛簸。我以為友好的閑聊能幫他暫時放下飛行的焦慮。然而我注意到,他那雙因為驚駭而睜得老大的眼睛正盯著我的電腦螢幕,上面顯示著我最近在看的一份飛機墜毀事故調查報告。
我把筆記型電腦合上,支支吾吾地道了歉,然後嘟囔著這些詳盡的墜機報告其實很有安慰效果之類的話,我只是一時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我無意散播憂慮情緒……
總之,就是這樣。
但我是真心這麼認為的。一份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讀起來就像一本關於創造奇蹟、實現不可思議的安全水平的教程。這些報告讓人重建對人類的信心,只要我們投入腦力和資源,可以實現怎樣的成就。
廣告
不過它們也提醒我們,就像我們的自由一樣,民航安全要保持在如此卓越的水準,需要我們時刻盯緊那些一貫的敵人:貪婪、疏忽、不事變通、自滿、監管機構的人事變化等等。
再過段時間,我還會拿到兩份報告(其中一份來自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是關於一週內的兩起事故——但我們現在就已經能從這兩起事件中學到很多。
1月2日,一架日本海上保安廳飛機與一架抵達的日本航空空巴A350飛機相撞。在跑道上高速滑行的客機變成一團火球,最終在大概800米開外的地方停了下來。令人驚嘆的是,機上379人趕在飛機陷入一片火海之前全部安全脫險,此後飛機被燒成了一堆廢鐵。(那架保安廳飛機上的六人中有五人喪生。)
Issei Kato/Reuters
而後在週五,一架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波音737 Max 9飛機起飛幾分鐘後,機上一扇不使用的應急門上的門塞飛出,導致機內壓力瞬間下降。有乘客告訴媒體,坐在破洞附近的一個兒童的襯衫被強風吹走,他的母親牢牢抓住了他。飛機調頭安全降落在奧勒岡州波特蘭,沒有出現嚴重傷情。
這兩起事故,都有可能出現更糟糕的結果。事實上,兩架客機上的所有人都安然脫險是一個奇蹟——只不過並不是多數人以為的那種奇蹟。它們是監管、培訓、專業知識、努力、不斷改進基礎設施的奇蹟,也是機組人員專業素養和英雄氣概的奇蹟。
不過,這些勇敢而專業的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包括精幹的官僚;負責調查事故的痕檢調查員;厚厚的文件夾(如今已經是數字格式)裡彙集數百頁的報告,將事故和有驚無險的事件的方方面面精心記錄下來;不斷地培訓和再培訓,不僅 包括駕駛艙內的飛行員,還有地勤、空管和維護保養人員;只要出了問題一定要找到原因並予以解決的堅韌精神。
廣告
以日本航空的撤離為例。
民航客機要攜帶大量易燃的燃料,一旦出了問題,要避免人們被困在一片火海中,快速的撤離至關重要。逃生的機會是稍縱即逝的。
有些是我們乘客也能清楚看到,甚至覺得有點煩人的。事實上,起飛和降落時收起小桌板並調直座椅靠背是聯邦法律的規定。事故是很罕見的,但統計數據來看,起飛和降落是飛行中最危險的階段,因此你需要避免出現任何會妨礙乘客快速移動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大件物品必須收起來,因為需要保持撤離通道的暢通。
從日本客機乘客撤離的畫面看,他們沒有去取自己的行李,也許別的航司應該效仿日本航空的做法,通過安全宣傳影片來解釋該規則的考慮——為什麼緊急情況下必須放棄行李。
然而,撤離使用的時間還是超過了90秒,也就是空巴在獲取認證的時候需要證明這架飛機能做到的時間。這起事故中存在不少不利因素。飛機的八個緊急出口只有三個可以使用,機艙內充滿煙霧。由於機鼻起落架已經折斷,飛機是向前傾斜的,坡度阻礙了乘客的行動。內部通訊無法使用,機組人員只能使用高音喇叭引導乘客。然而他們還是將所有乘客撤離了。
乘客們還有別的幫手:如今的飛機做了延緩火勢蔓延的設計——其中許多的改進,比如座椅能夠承受衝擊,阻燃的設計和材料,都是來自上世紀80、90年代事故的慘痛教訓。事實上,這架飛機頂住了最嚴峻的火勢肆虐,給所有人的撤離爭取了遠遠不止90秒的時間。
這架阿拉斯加航空飛機安全回到奧勒岡州波特蘭。
這架阿拉斯加航空飛機安全回到奧勒岡州波特蘭。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via Getty Images
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則給了我們別的教訓。2018和2019年連續兩起頗為相似的墜機事故總共導致346人喪生,這款飛機隨即被停飛。起初有人不假思索地把責任推到缺乏經驗的飛行員和軟體故障上。但世界很快認識到,真正的問題是企業在貪慾驅使下走了太多捷徑,而監管機構沒能阻止它們的步步進犯。
表面來看,沒什麼理由去推定出口門塞的故障跟此前的墜機有關。這是一架很新的飛機,投入使用僅八周左右,事故發生時飛行高度也不高,這表明是生產和組裝的問題或疏忽——那麼就意味著企業文化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不過,具體的情況我們要等安全委員會的報告。
廣告
然而門脫落之後的事是教科書案例:飛行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空管迅速安排出一條跑道,飛機直接調頭,約15分鐘後就已經落地了。
我們後來了解到,這一切可能並不算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運輸安全委員會向記者表示,在這架飛機投入使用的短暫時間裡,增壓警示燈曾亮過三次,至少一次發生在飛行途中。維修人員對此進行了檢查和處理,但幸好阿拉斯加航空限制了該飛機的跨大陸飛行,為的就是一旦警示燈再次亮起可以快速降落回機場。真是萬幸。如果艙門在高空或海洋上空脫落,我們可能就不會看到同樣的圓滿結局了。
返航機場的過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駕駛艙門因減壓而彈開,卡住了洗手間的門,一名飛行員的耳機也被損壞。
但只聽飛行員與地面的溝通內容,外人很難了解這些詳情,因為在返回閘口的途中,他們表現得是如此鎮靜專業。
這架飛機迅速返回機場的過程雖然沒有那麼驚心動魄,但與差不多正好15年前發生的「哈德遜河上的奇蹟」不無相似之處。在飛機因鳥擊事故失去引擎之後,現已聲名遠揚的薩利機長成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拯救了機上所有人的性命。飛行員的訓練使命就這樣得到了完成。
在飛機失去所有引擎動力後迫降哈德遜河的短短四分鐘內,聽著切斯利·薩倫伯格機長與機場控制塔之間平靜而有條理的溝通,你可能不會意識到他將要完成的任務有多麼艱巨:將一個重約68噸的圓柱形物體降落至毗鄰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的一條狹窄河道之中。
廣告
但這些緊急情況正是飛行員受訓的目的。
「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解釋這個問題:42年來,我一直往這個經驗銀行裡定期存入小額資金,也就是教育和培訓,」他在事故發生後不久對凱蒂·庫瑞克表示。「而在1月15日那一天,銀行餘額足夠我提出一大筆錢。」 
即便飛行員存在過失,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也會以「不追究」的方式進行,目的是找出問題所在,以減少未來出錯的可能性。這就能鼓勵當事人坦誠相待,與擔責驅動的文化形成鮮明對比,後者促使人們隱瞞錯誤,並讓當局寧願尋找替罪羊而非解決方案。
隨著事實逐漸浮出水面,關於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的質疑會更多。美聯航和阿拉斯加航空都在停飛的波音客機上發現了螺栓鬆動的情況。日本的保安廳飛機走錯了地方。但要取得進步,就得承認這些失敗,並努力確保這些失敗在未來更不可能發生。
我愛好研讀的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報告正是這樣的經驗累積。年復一年,通過一輪輪的調查和一次次的事件,哪怕全球如此多的移動變量——人類、軟體、天氣和空中飛行的金屬物體——導致飛行操作難度極高,但商業飛行已經變得非常安全。
這個系統在大多數時候運行良好,以至於我們不會注意到它——這或許就是高效基礎設施創造的真正奇蹟:它變成了隱形的存在。但有時候,讓人看到那些保護我們安全的隱形存在也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