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作連串裁決:意在打破「政教分離」?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期提名了3個保守派大法官,影響開始逐步體現。最近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最新判例擯棄了聯邦層面對女性墮胎權的保護,引起軒然大波。6月27日,最高法又推翻一案,被認為「或邁出公立學校重啟禱告第一步」,模糊宗教與國家政權之前的界限。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27日報道,華盛頓州一所高中的橄欖球教練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Kennedy)因為每場比賽之後都與學生一起在賽場中央禱告,而被所在校區停職。甘迺迪先在地方法院敗訴,又上訴至最高法。最高法周一以6比3的結果,判決校區侵犯了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他的權利。

CNN稱,此次判決加強了有利於宗教保守派判決模式,以及「政教合一」的程度,「進一步侵蝕了政教分離」原則。自由派大法官在反對意見中表示,最高法「弱化」了政教分離條款對宗教自由的支撐作用,已經「走上了一條偏向於宗教行為的道路」。

路透社評論稱,美國最高法院「瞄準了政教分離」的原則。路透社指出,最近兩個月,美國最高法已經做出至少3次不利於政府官員遵守政教分離條款的判決。除周一的甘迺迪案之外,最高法上周裁決緬因州將宗教學校排除在學費援助計劃之外的行為違憲。此外,最高法5月還通過判決允許一個基督教團體在波士頓市政廳懸掛帶有十字的旗幟。

圖為2002年2月20日,一位非裔女孩在美國最高法院前舉起了標牌,表達對學券製的支持。美國最高法院正就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學券計劃是否符合憲法聽取辯論,該計劃允許家庭使用公共資金將孩子送到宗教學校。(Getty)

個人言論,還是公共言論?

最高法院認為,教練肯尼迪的禱告相當於私人言論,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不能受到學校的限制。

肯尼迪接受CNN採訪時表示,「他的禱告是為了履行每場比賽後讚美上帝的契約,無論輸贏。」「我覺得履行約定很重要,特別是對上帝。」

他表示,學校禁止他在比賽結束後禱告,這侵犯了他的權力。

但是據報道,肯尼迪的批評者認為,此案可能是朝公立學校重新實施禱告、以及模糊教會與國家之間的界限邁出的第一步。

校方稱,自從肯尼迪2008年被聘用之後,他就開始「進行無聲的、私人的禱告」,校方從未乾預。但是當他的隊員也加入、共同在看台上觀眾還在的情況下進行禱告時,事情性質就變了。

最終,校方給肯尼迪「帶薪行政假」,他的教練職務被暫停。賽季結束後,校方對他的績效評級不佳。他沒有和校方簽署新的合同,而是提起訴訟,認為學區侵犯了他在第一修正案下的權利。

在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他輸掉了訴訟。法院認為,甘迺迪的禱告不屬於私人言論,不受第一修正案保護。

法院稱:「肯尼迪在比賽結束後立即跪下,並在學生和家長面前祈禱,這是他作為一名公職人員的發言。」即使甘迺迪作為一個公民發言,法院表示,學校也有理由將他與其他公眾區別對待,以避免出現學校支持特定信仰的現象——因為這違反了美國憲法政教分離條款(Establishment Clause)。

前高中橄欖球教練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Kennedy)在最高法院門口手持橄欖球單膝下跪。(Getty)

不服判決的甘迺迪上訴,最終最高法在周一判決華盛頓州當地校區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憲法和我們的傳統弘揚相互尊重和容忍的精神,而不是審查和壓制,無論對於宗教還是非宗教的觀點都是如此,」尼爾·戈薩奇大法官在多數意見中寫道。

CNN稱,最高法的判決降低了政教分離的門檻,這會誘導公共場所會進行更多的宗教表達。但最高法認為,一個政府允許在公共場合進行宗教表達並不一定違反政教分離條款。

甘迺迪周一對判決結果回應稱,「我最想做的就是和我的隊員們重返賽場。感謝上帝回應了我的祈禱,支持我的家人度過這場漫長的戰鬥。」

最高法院,繼續右轉

雖然美國由清教徒建立,總統宣誓就職時手也要放在《聖經》之上,但政教分離等條款保護了民眾的宗教自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政教分離條款規定,「國會不得制訂關於設立國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長期以來,美國公立學校都按照憲法第一修正案確立政教分離原則。

據《經濟學人》統計,1962年,美國最高法裁定公立學校支持祈禱是一種違憲行為。隨後政府頒佈了一系列禁令:1963年禁止在學校閲讀聖經,1980年禁止了美國課堂上教授宗教十誡,1985年又禁止了學校內的宗教性默哀,1992年禁止畢業祈禱,2000年又禁止了某大學橄欖球比賽的前的由學生主導的祈禱儀式。

不過CNN表示,最高法周一的判決,再次凸顯了最高法近年「右傾」倒向宗教保守派的趨勢。路透社更是直言,美國最高法院瞄準了政教分離的原則。過去兩個月,最高法做出的三項判決都不利於美國政府官員做出遵守政教分離條款的行為。

上周,最高法判決緬因州政府能將宗教學校排除在學費援助計劃之外的行為違憲;投票結果與甘迺迪案完全相同,也是按照意識形態劃分的6-3。據路透社報道,在5月2日,最高法的判決支持了一個基督教團體,該團體試圖在波士頓市政廳懸掛印有十字架的旗幟,旨在「促進該市不同社區之間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德克薩斯大學法學院教授史蒂夫·弗拉德克(Steve Vladeck)表示,短短6天內,最高法兩次延伸了憲法對宗教的保護。「上周,法院讓州政府更難拒絕補助宗教學校,今天,法院讓世俗學校更難排除宗教行為。」

促進世俗主義和科學的組織調查中心的法律主任尼克·利特爾說:「這是一扇全新的大門,(法院)向教師、教練和政府僱員在向兒童宣教時可以做的事情打開了大門。」

三名自由派之一的大法官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寫道,最高法院「弱化」了政教分離條款對宗教自由的支撐作用。「判決讓個人在進行宗教活動的選擇時,更容易出於個人利益考慮,超過社會保護政教分離的利益,這削弱了對所有人宗教自由的保護。」

CNN分析稱,最高法周一對於甘迺迪案的判決,威脅了自1962年起的一系列禁止公立學校官方支持校內禱告的案例。此外,兩次判決都強調了第一修正案中「自由行使」的部分,弱化了禁止政府「建立宗教」的部分。判決同時還嚴重低估了學生「被脅迫」的可能性。該結果肯定會引起宗教信徒的更多行為,可能會增加學校和其他公共場所的宗教活動。

自由派大法官在反對意見中總結道,現在,最高法院已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偏向於宗教行為的道路。「判決傷害了學校和學生,以及我們國家長期以來對政教分離的承諾。」

本文轉載自觀察者網,標題經香港01編輯修改,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