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燃衝壓技術猛進 東風17射程起碼增5倍

東風-17超音速飛彈2019年10月1日首度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大閱兵中公開亮相。(新華社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最近悄悄發佈了一條消息,範學軍團隊在超燃衝壓發動機地面試驗中,連續運作了600秒,打破美國X-51研究機210秒的世界記錄。

觀察者網4日報導,中國大陸科技部不久前公佈的第二節全國創新爭先名單中,北航的高超音速強預冷團隊獲獎,引起了極大關注。分析指出,這兩樣突破性技術意義非同小可。

範學軍團隊不僅解決了大量理論和設計問題,還在懷柔建造了大型測試裝置,解決了工程問題,使研究成果達到很高的技術成熟度。根據力學所介紹,範學軍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後,成爲力學所研究員博導,擔任中國大陸國家重大專項燃料組專家與某重大專題技術首席。他在國內率先開展主動冷卻發動機技術研究,在力學所懷柔基地建成首套主動冷卻技術綜合試驗平臺。

分析認爲,超燃衝壓實用化的意義是怎麼強調也不過份的。2019年中共在建政70週年大閱兵上只公開了東風17的外觀射程沒有公佈,據估計,應該介於1800-2500公里。而採用超燃衝壓,從高超音速滑翔彈(HGV)改爲高超音速巡弋飛彈(HCM)的話,只需要較小的助推火箭就能起飛,大量氧化劑佔用的重量可轉爲燃料,大幅增加射程。

就算計入更重的超燃衝壓發動機和輔助系統,射程的增加也是可想而知的。分析指出,就算不可能增加15倍的射程,而只能增加5倍,也能在大體相同的全系統尺寸和重量情況下,達到9000-12500公里的射程。

分析強調,如果說東風17還只是「嘉手納快遞」的話,那「超級東風17」就不只是關島快遞,而是「夏威夷快遞」,甚至「洛杉磯快遞」了,軍事意義不言而喻。

中方在建政70週年大閱時,高調展示了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但分析指出,這還是HGV。而與彈道飛彈相比,HGV的飛行高度低,由於地球曲率,地面雷達的探測距離遠遠低於彈道飛彈,預警機的巡航高度也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不過,傳統飛彈預警是根據飛彈發射時的巨大尾焰,還有初始軌跡來推斷彈道的。而HGV在發射時雖有尾焰問題,但轉入滑翔後,可以透過機動能力,完全擺脫簡單彈道,使得導彈的航跡無法預測。預料在可預見的將來,天基探測仍有難以克服的技術困難。缺乏有效的跟蹤,就談不上有效的攔截,因此HGV的突防能力比速度更快,但彈道呆板的彈道飛彈更高。

正因爲如此,HGV成爲各國爭相研發的重點。解放軍不僅有東風17,還有東風26,也具有高超音速滑翔的能力。而比HGV層次更高的是,則是HCM。高超音速飛彈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後,可全程動力飛行,所以稱爲高超音速巡弋飛彈。

HGV的能量全來自助推級的火箭發動機。而在重量上,自帶氧化劑的火箭發動機比可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噴氣發動機吃虧。此外,HCM與HGV只能做相對簡單的橫向機動不同,它可以更加複雜地機動,甚至迂迴攻擊。

HCM的助推器只要加速到超燃衝壓的點火速度就行了,因此對助推器的要求大大降低,有助於降低助推器的體積和重量。而較小的助推器,正意味着發射熱特徵較小。而超燃衝壓本身的熱特徵,遠小於火箭發動機,這意味着天基探測其實不可能捕獲HCM。

HCM是終極高超音速武器,分析指出,美國曾想一步到位,直接發展HCM,但卻卡在動力問題上。與亞燃衝壓相比,超燃衝壓的進氣壓縮,燃燒和形成推力都是在超音速條件下進行的。與亞燃衝壓需要把進氣降低到亞音速,然後把燃氣加速到超音速相比,大大降低了阻力。但在超音速條件下,不僅燃燒難以穩定,還有高溫問題,很容易超過結構材料的耐溫極限,而範學軍團隊的主要貢獻,就在於熱端部件主動冷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