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关于 Italic 的补充

之前 Colourphilosophy 已经写了一篇关于 Roman 与 Italic 的短文,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斜体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具体运用的,其实这非常重要,因为斜体具体运用一直为中文设计师所忽视,很多涉及到西文排版,对于斜体不是禁用就是滥用。

在这里就 Italic( 斜体)再扩展写一些东西。其实 Italic 翻译为斜体一词是不够准确和到位的,因为从字面理解很容易以为只要是斜体就是 ItalicItalic 必须是斜的。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 Italic 就是斜的,定义一个字体是不是斜体最主要是看是不是拥有手写风格在里面。

FF Quadraat 和 Trinite的 Italic 体

大部分的 Italic 体比那些笔直的罗马字体在形式上有一点角度的倾斜,其笔画在基准线上像右边形成一点角度的倾斜,由于其倾斜感,给人一种向前流动的感觉,但倾斜并不是意大利体最本质的特点,Italic 体最重要的特点是其手写体风格,因为 Italic 体本来就是由于手写而产生的,具体历史这可以看 Colourphilosophy 的文章,而大部分 Italic 因为手写习惯会对某些字母进行简化(如 a, g )。但是也很多字体家族中的 Italic 的其笔画是垂直于基准线的,比较有名的有 FF Quadraat、Trinite 等,但是其笔画仍然有这手写风格。

Martin Majoor 尝试设计的 Helvetica 中 Italic 体, Image: welovetypography.com/

很多人以为字体名显示为 「italic」 就是 Italic ,不要忘记有很多我们名为斜体的其实并不是真斜体,我们称之为「伪斜体」,这一点在无衬线字体尤为突出,最就代表的如 Helvetica ,其字体家族也有设计成倾斜的,但它们都不是真正的 Italic。他们只是就笔画统一像右边倾斜而已,其字体与那些倾斜的罗马字体并没有风格上的不同。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早期无衬线字体过于摆脱传统手写传统造成的,特别是他们的「斜体」,简单的把正文字符向右做一定角度挤压而成,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斜体设计,而且这种伪斜体成为无衬线字体的标准,不管是 Helvetica 还是 Adrian Frutiger 的 Frutiger 都是如此设计(直到2000年 Adrian Frutiger 才重为 Frutiger 搭配新的 Italic)

Frutiger 的伪斜体和 FrutigerNext 的 Italic 体

直到80年代末在德国和荷兰很多设计师重新去审视手写传统和无衬线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有着巨大影响的最主要有德国的 Erik Spiekermann 和荷兰的 Martin Majoor,Erik 的 FF Meta,Martin 的 FF Scala Sans,这些字体的字母样式是基于传统的衬线体来设计的。这些字体家族中一般都包括真正的意大利体,它们是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手写体来设计的。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着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字体的设计方向,而现在为大多数的字体设计师所接受。2000年 Adrian Frutiger 为 FrutigerNext 搭配真正的 Italic 宣告这种思潮胜利(顺便说一下的是1996年 Metadesign 为柏林公共交通设计的 FF Transit 专用字体,其实这是一款 Frutiger 修改版,但是 Erik Spiekermann 为此设计了一款真正的 Italic ,FrutigerNext 受其影响应该也挺大)。现在如 FF Meta、FF Profile、Thesis Sans、FF Scala Sans、FF Quadraat Sans 及 Myriad 不无采用这种真正 Italicitalic 的字符中和传统「伪斜体」主要表现为 a, e, f, g 等,当然其它的字符都是经过修整过,并不是简单的向右倾斜。当然有着设计师在具体的字体设计中,由于特殊的要求,比如为确保 a,g 在 Italic 中仍然有着很好的可读性,会采用双层 a,g。

尊重原创:关于转载

我们希望在中文环境中建立一种健康的 TrackBack 和链接机制,保证原创,并不影响传播。因此对于译文和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在网站上推荐我们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片段,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
参与讨论或通过 TrackBack 推荐:Trackback URL.

6 个相关讨论

  1. Rex Chen
    2010/03/25 at 10:16 pm | Permalink

    很有意思。
    另外一个相关的点是伪斜体(Oblique),或者说机械斜体,因为它其才是货真价实的为斜而斜的“斜体”。很多没有手写变化 Italic 体的字体都将自己的斜体部称为 Oblique,Photoshop 上的机械斜体的功能也如此。

  2. 2010/03/26 at 6:07 am | Permalink

    感谢方先生和Rex的补充。受教了。

  3. 2010/03/26 at 6:22 am | Permalink

    那是不是在windows里面那些由算法生成的斜体,其实都是伪斜体。
    而Mac OS 里面是通过斜体字体显示的斜体才是真斜体呢?

  4. 2010/03/26 at 9:28 am | Permalink

    应该不是这么绝对,不过可以做一个比较

  5. Rex Chen
    2010/03/26 at 11:11 am | Permalink

    即便不是终端的算法生成的 Italic 体,也有可能是设计字体时算法生成的,因此也算不上是真 Italic。

  6. 2010/03/28 at 2:23 pm | Permalink

    还有一个“Oblique”的同义词“Slanted”,也可以提到。

4 个Trackbacks

  1. […] This post was mentioned on Twitter by 恬玮儿, Kyle, Type is Beautiful, Leon Gao, Shawn and others. Shawn said: RT @Typeisbeautiful: [TIB] 关于 Italic 的补充:Italic 的字体都是倾斜的吗?其实倾斜不是 Italic 的主要特征,真正的特征是手写,倾斜只是手写的习惯之一而已。 http://is.gd/aZe5U […]

  2. […] 然而这些经典衬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他们并不象其他早期的衬线字体,比如巴洛克衬线具有开放式的字母开口。而且传统的无衬线字体都放弃了手写传统,特别是他们的“斜体”,无一例外的采用了伪斜体的设计思路,简单的把正文字符向右做一定角度挤压而成,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斜体设计(参见此文)。而且这种伪斜体成为无衬线字体的标准,不管是 Helvetica 还是 Adrian Frutiger 的 Frutiger 都是如此设计(直到2000年 Adrian Frutiger 才重为 Frutiger 搭配新的斜体)。 […]

  3. […] 然而这些经典衬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他们并不象其他早期的衬线字体,比如巴洛克衬线具有开放式的字母开口。而且传统的无衬线字体都放弃了手写传统,特别是他们的「斜体」,无一例外的采用了伪斜体的设计思路,简单的把正文字符向右做一定角度挤压而成,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斜体设计(参见此文)。而且这种伪斜体成为无衬线字体的标准,不管是 Helvetica 还是 Adrian Frutiger 的 Frutiger 都是如此设计(直到2000年 Adrian Frutiger 才重为 Frutiger 搭配新的斜体)。 […]

  4. […] “斜体”不一定是斜的:关于Italic的补充↩ […]

参与讨论

你的Email地址将不会被发布或透漏。 标记*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
*

作者 /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