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辨識 藝術家指潛藏文化偏見

《功夫流感》探究西方世界因疫情對亞裔的偏見。(MoCA提供)

現代人透過手機拍照APP,立刻能修圖出完美無瑕的分身,但藝術家致穎解讀指出,從人臉辨識技術、拍照APP中分析,其實潛藏着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其榮獲2019年「LOOP錄像藝術獎」的成果首展《總是春光乍現》以錄像作品呈現視覺圖像中的刻板印象。

致穎長年居住和工作於臺北及柏林,擅長運用聲音及影像等媒材創作,關注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由李彥儀擔任策展人,致穎的《總是春光乍現》即日起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作品之一的《打光》,由3個敘事構成,透過與專業攝影師討論如何透過打光來彌補攝影器材對深膚色曝光的不足;與臺灣聯發科技開發臉部辨識演算法的工程師,詢問如何打造廣受非洲民衆歡迎的相機演算法;以及一段復古風格的李小龍功夫片,穿插了利用臉部動態捕捉與語音辨識演算法所訓練出的李小龍動畫,作爲影片的講述者。

另一錄像作品《功夫流感》作品名稱來自於美國總統川普在2020年競選演說中所創造的詞彙,快速流傳並加深了西方世界因肺炎疫情擴散而對亞裔族羣持有的偏見,如同「東亞病夫」一詞成爲帶有生理缺陷的種族想像。致穎嘗試解構病毒、功夫刻板印象與影像的關聯性,並延伸探討了亞洲,尤其是臺灣自身的種族歧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