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最熱

「金門可能在我任內就會負債」 全台福利最好縣市,爆財務危機?

擁有金酒這隻金雞母挹注縣庫,金門的優渥福利遠近皆知。但疫情與陸客消失等雙重危機下,金酒貢獻度正在降低,財政逐步失衡的金門,若再不採取作為,很可能面臨負債。

金門-楊鎮浯-高粱-小三通-財政紀律-地方治理 金門酒廠今年營收估大跌25億,創14年新低。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其他

金門史上最年輕的民選縣長楊鎮浯,2018年選戰險勝時,接下的是史上財政狀況最艱困的金門。

「今年法定預算是146億,明年要編135億,已經減少11億支出,可是收入也減少,預計會短絀35億,」金門縣議員董森堡翻閱手邊數據憂心道。

攤開金門近10年財政收支,自2015年起,除2016年因出售土地,餘絀(等於營利事業的盈餘)近7000萬,其餘4年都出現財政赤字,且規模逐漸擴大,去年赤字約14.5億。

 

縣府以過去的歲計賸餘弭平短絀,也使縣庫水位不斷下降,目前約剩136.1億。

「照這個短絀的速度,很有可能在我任內,金門縣政府就變負債,」楊鎮浯不諱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金門過去憑藉縣營事業金門酒廠這隻金雞母的捐贈款,發放多項福利,羨煞不少城市;但近5年,金酒挹注金門縣府的費用逐年縮水,5年少10億,僅剩40億元,連帶使縣府自籌財源減少,連續2年佔比不到5成。

失去陸客,主力消費群又老化

金酒曾輝煌一時。

2006年,金酒營收首度破百億,此後一路攀升,在《天下》2012年的一千大調查製造業排名中,是最會賺錢企業,獲利率達43.62%,當年營收也創下154億元新高,隔年仍有152億元。

廣告

最大關鍵是來台旅遊的陸客。一位熟悉金酒銷售的人士說,在免稅店購買金門高粱的,主要有商務客與觀光客;商務客以送禮為主,觀光客以來台陸客為大宗。陸客在各地賣店狂掃金門高粱到缺貨的景象,一度成為媒體報導題材。

但今年因新冠疫情等非預期因素,金酒年中下修營收預估至85億。相較於高峰期,近乎腰斬。

11月21日,金酒在運動會上調升預估營收為95億。即使如此,這仍是金酒14年來最低營收,勢必影響金酒捐獻縣府的費用與縣府餘絀,董森堡初估,「(短絀)20億跑不掉。」

金酒董事長李增財坦言,「市場局勢改變,對我們是有點衝擊。」

疫情之外,陸客消失了,是一大主因。

去年9月,金酒廈門子公司電商運營部副總經理黃志剛曾在一場論壇承認,中國暫停民眾到台灣個人旅遊,「對金門高粱酒的銷售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廣告

在這之前的幾年,金門高粱銷售本就陷入瓶頸。

外有替代酒品競爭激烈、中國市場銷售未如預期,再加上,金門高粱主力消費族群老化,多年來遲遲打不進年輕市場,近5年營收多停滯在120億左右。

 

財源減少,支出卻擴大

事實上,金門去年度的總決算審核報告即指出,金門連續3年產生鉅額差短,財政狀況失衡。同時警示,金門財政自主能力漸趨弱化,歲入自籌財源比例有下降趨勢,但歲出規模持續擴大。

除了金酒捐贈費用減少,金門縣政府財政處處長孫國智解釋,財政惡化,尚包括中央法定補助款收入、稅收成長幅度,追不上建設與其他社福支出的成長幅度等原因。

也就是說,金門正面臨,酒廠榮景不再,社福支出還不斷增加的雙重危機。

廣告

名目繁多的福利措施,吸引許多人將戶籍「遷回」金門,戶籍人口近10年成長3.6萬,來到14萬人,卻也成為金門的財政包袱。

最為人所知的,即是為了補償戰地政務時期,歷經砲火襲擊、自由受限的縣民所設的戰地政務基金。包含55歲至64歲三節慰助金、老人慰助金、臨時人員年節慰助金,以及民國47年以前參戰自衛隊員三節慰助金等項目。

1976年11月6日前出生的55歲至64歲縣民,每人每年可領取1.2萬到2萬元的三節慰助金。年滿65歲民眾可申請老人慰助金,依年齡區分,每人每月可領到4000元至7000元不等。

根據金門縣去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縣府每年的慰助金支出持續上升,預估明年度所需經費約16.8億,以此基礎估算後年約需17億。

廣告

這筆數字是當初規劃的2.5倍。孫國智指出,該基金成立前,縣府依當時人口統計及設籍資料估算,僅需7億餘元,但未考量到戶籍遷移、戰後嬰兒潮與醫療進步等原因,「預算不斷膨脹,確實造成縣府相當沉重的財政負擔。」

「今年也還有追加預算的情況,」董森堡直言,倘若遲不調整福利支出規模,即使其他預算減編,對金門財政仍是不利。

金門縣長楊鎮浯改革財政,從調整福利預算開始。(天下資料)

縣府改革,不再「要五毛給一塊」

看到危機的楊鎮浯開始縮衣節食。首先,縣府自今年起的預算,以額度制與「零基預算」(編按:將每年預算從零的基準開始,不囿上年度或以前年度預算數字的高低)為編列原則。

廣告

第二,改變村里「要五毛給一塊」的習慣。縣府每年編列1.5億,由鄉鎮公所彙整需求,依重要性排序再提報,而非有求必應。

另外,縣內學校必須繳回教育基金分基金的剩餘款項。22縣市中,過去「只有金門是剩餘的留給學校,而且還多編,你不多編怎麼會剩多?」楊鎮浯說。

也因此,不少學校累積上千萬存款,「但需要的都跟縣政府要,以前要去台灣(本島)觀摩什麼,全部縣政府出,」楊鎮浯說,未來學校若要興建重大建設,必須負擔部份自負款項。

做了這些改變,難道楊鎮浯不怕2022年競選連任時沒選票?「倒是沒有怕,」他不諱言,有不少鄉親對樽節措施表達不滿。

當金酒營收逐漸下滑,光環已不可同日而語,又碰上易放難收的福利措施,上任前便不斷強調財政紀律的楊鎮浯,能不能大刀闊斧,改善金門財政體質,這個任期,很關鍵。(責任編輯:王儷華)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找回專注多工狀態喝口原萃 休息一下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