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棒球隊的嗎」?
兄弟飯店要籌組棒球隊時,一開始只找了六名球員,王俊郎是其中之一。
報到時,部門經理對他發出了疑問,因為和其他五名球員相比,王俊郎的外在條件實在不優。
「你能跑嗎」?
面試時,老闆洪騰勝這樣問身高不到一百七,體重卻超過八十公斤的王俊郎。
王俊郎其實早已習慣這些輕視,因為從小到大他都是這樣過來的。
小學時,台南市代表隊選拔,沒有王俊郎的名字。
國中時,學校棒球隊缺人,教練找上王俊郎,卻說:「我不是要你打球,只是要你來參一腳」。
高中時,沒當過國手,只能當學長們的餵球投手,等學長們練習完,他再自我訓練。
勤練總算有了代價,1977 年羅德岱堡青棒賽的國手名單,居然有王俊郎的名字。從收音機聽到訊息時,王俊郎還半信半疑轉到別台確認,隔天台南家鄉彷彿有人考上大學一樣宣傳:「大頭當選國手囉」!
(註:「大頭」原是王俊郎小時候的綽號,在輔大隊上已有叫「大頭」的黃永祥,王俊郎因此改叫「二頭」,並藉此區分南部朋友跟北部朋友)
台灣青棒拿下世界冠軍,王俊郎獲得保送輔大的資格,只是在輔大四年跟之後的虎風兩年,都沒有國手的命,一直默默無聞。退伍後,兄弟飯店組球隊,虎風教官曾紀恩打給他:「願不願意過來,咱們再拚一個江山」?就這樣,王俊郎成為兄弟的創隊成員。
從業餘打到職棒是許多球員的夢想,王俊郎當然也是,只不過當李居明拿八萬、王光輝拿七萬八,吳俊達拿七萬五,王俊郎的月薪居然是跟業餘時期一樣的六萬新台幣,所有兄弟球員最廉價,由此可以看出他多麼不被球團看重。
「小兵也能立大功」!
職棒開打後,王俊郎的打擊表現確實不理想,但他靠著守備功夫來幫自己取得出賽機會。前人說:「兄弟隊的中外野絕對不能打,因為有李居明」,到後來變成:「要想在大象腳底討分,只能打內野安打」,因為左外野的帝波,右外野的王俊郎已和李居明串成堅強防線,穩穩守住邊疆。但李居明身高179公分,帝波178公分,而王俊郎僅「號稱」170公分,這八公分差距就靠著一次又一次努力來彌補。
職棒元年結束,王俊郎打擊率只有 2 成 27,遠低於象隊平均 2 成 61的打擊率,但藉由稱職的守備成為聯盟三名全勤球員之一。只不過談薪事的時候,還是傷心的結局,月薪六萬九是四隊先發球員最低。
「其實全勤沒有什麼啦,不過你要是今年表現的好,公司一定會補償你」。
這就是老闆給的答覆,但打擊若不提升,進步幅度很有限。幸好森下正夫的出現,王俊郎終於有了突破的契機。
「擁有自己的好球帶,你就能打出來」!
森下這句話點醒過去老是打壞球的王俊郎,以往看到投手投出喜歡的球路,便急於用力揮棒,準確度跟擊球時機發生偏差,越急就越打不好。雖然是老生常談的「不要打壞球」,但選球觀念的啟發確實幫助王俊郎在打擊上開竅。
「打了半輩子球,第一次能在一握到棒子,就迫不及待想衝上場,並且知道一定會打到球」。
職棒二年脫胎換骨的王俊郎,一度登上打擊排行榜第一名,甚至在七月打擊率還破四成,成為月MVP的熱門候選人。雖然下半季有陣子陷入低潮,但最後還是以 2 成83 打擊率排行聯盟第八,而且是象隊的安打王。如果職棒二年就有最佳進步獎,王俊郎絕對是得獎者。不過,最難得的是,職棒二年結束時,王俊郎是碩果僅存的全勤鐵人。
職棒元年到職棒二年,180 場比賽看似不長,但只有王俊郎達成全勤,也顯現這項紀錄的不容易,物以稀為貴,能供擅守的鐵人,讓王俊郎一口氣加薪到十萬,擺脫底薪階級。
好景不常,職棒三年「盜帥」林易增的加入,讓兄弟外野四搶三,神主牌李居明不可動搖,帝波是最佳九人,王俊郎就被擠到板凳待命了。
1992 年 4 月 12 日,傳統龍象大戰,王俊郎前八局未上場,九局上象迷在場邊大喊「王俊郎、王俊郎」,希望兄弟能派王俊郎上場守備,維續連續上場的紀錄。總教練森下正夫果然派王俊郎上場擔任右外野手,但味全已經兩出局了,使他的連續出場紀錄被迫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