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有助於理解孩子行為的「ATM行為分析法」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有助於理解孩子行為的「ATM行為分析法」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說:「你本來就是很努力、也很棒的大人!」其實你身懷許多與孩子互動的法寶卻不自知。先從改變觀點與視角開始,你也可以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透過與孩子有效的對話,成為一個身心安定的大人。書中各種方法與練習,也適用於任何你想好好溝通、好好說話的對象!

文:胡展誥

ATM行為分析法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套理解孩子行為的技術──「ATM行為分析法」。這是我從多年工作經驗中整理出來的架構,也是我在理解來談者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提到ATM三個字,我知道你一定很熟悉如何從ATM提款機領鈔票,但學會這套分析方法,在幫助你深入理解孩子行為這件事情上,更是價值連城。最重要的是,這套行為分析法並不局限在兒童或青少年,也可以用來解讀各個年齡層的行為。

為了方便閱讀與理解,我盡可能將理論簡單陳述,並且說明具體的操作策略,讓你在閱讀之後能夠實際運用在了解孩子的行為上。

請想像一下:身為大人的你觀察到孩子要出門時,通常會問什麼問題?

第一個直覺脫口而出的問題,大概就是「你要去哪裡?」對吧?

接下來,當孩子說出他要去的地方之後,你有很高的機率會追問下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去那裡?」是嗎?

如果你經常與孩子出現這種互動,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掌握這套技術的主要結構:觀察行為、確認目標、探索動機。

ATM行為分析法著重的就是這三個步驟,依序為:

  1. 觀察孩子表現出哪些行動(action);
  2. 理解這些行動想要達到的目標(target);
  3. 探索孩子之所以想達到這些目標的背後動機(motivation)是什麼。

觀察行動(A):看見孩子的行為

想要解讀孩子的行為,你得先觀察到孩子表現出哪些行為。

別以為這件事情很簡單,每當我與家長和老師確認孩子對某件事情的反應時,就常遇到他們聳聳肩說:「沒有啊,孩子沒有什麼反應。」「不知道,我沒注意到。」「什麼特別的行為?行為不是都一樣嗎?」會這麼說,代表我們對孩子的觀察還不夠仔細。

在這裡我提供幾個觀察的訣竅,提升你對孩子的觀察力。

  •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都很重要

「看得見的行為」是指那些偏向外顯、輕易就能觀察到的舉動,例如打架、罵髒話、偷竊、打掃家裡、寫作業。而「看不見的行為」不是指孩子躲起來、暗地裡從事的行為,而是與外顯行為相較之下,比較不容易被觀察到的內隱行為,通常偏向靜態且動作較微小。兩者的差異可以參考表格:

情境

看得見的行為

看不見的行為

生氣時

打人、罵人、破壞東西

生悶氣、壓抑情緒

緊張時

逃離現場、語無倫次

沉默、身體僵直

開心時

手舞足蹈、哼歌、大聲說話、開懷大笑

不動聲色、沒有明顯表情

看到想要的東西

存錢買、要求父母買、偷竊、向朋友借來用

忍耐、不說出來

緊張或焦慮時

破壞東西、攻擊、咬指甲、不去學校、說出情緒

做惡夢、失眠、討厭自己

我在這裡刻意將行為區分為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兩大類,目的是要提醒你:不是只有明顯的或激烈的行為才值得被注意,許多隱微的舉止也很需要被關注,因為孩子經常藉由這些看不見的行為向我們傳遞豐富的訊息。

因此,某些在定義上較為模糊的行為(好比說肚子痛、偷捏弟妹一下)到底是要歸類在看得見的行為還是看不見的行為,這就不是重點了。你不需要把力氣花在將某個行為歸類到某一個類別,你只需要在觀察孩子的行為時提醒自己: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都很重要。

  • 需要留意觀察的情境

行為與情緒一樣,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現象,你只能說當下的情緒很平穩,但不能說當下沒有任何情緒;同樣地,沒有人能說自己當下沒有任何行為,只能說你可能正在睡覺、放空,或者行為微小到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到。

當你無法觀察到孩子有特別的行為時,一方面是因為你主觀認為某些行為很普通、理所當然,不需要特別留意;另一種原因是,你不知道該特別留意哪些面向,所以觀察不到孩子當下正在做什麼。

如果一時之間想不到可以在哪些情境下觀察孩子,你可以這樣思考:「大多數的人遇到哪些事情時,會有明顯的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緊張……等情緒?」然後挑選出這些情境,練習觀察你的孩子(或某個學生)在這些情境中的反應。

在這裡我舉出一些情境,為你示範可以觀察孩子行為的面向:

情境

你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這些行為反應

遇到挫折時

生氣、放棄、反思、再次嘗試、自責、歸咎他人……

進入陌生環境時

退縮、躲起來、被動、主動與人互動、沉默、哭泣、好奇……

面對衝突時

退縮、攻擊、打岔、害怕、無法判斷狀況、愣住……

面對新事物時

拒絕嘗試、自我否定、好奇、期待、謀定而後動、躍躍欲試……

參與團體活動時

與他人合作、獨來獨往、能夠表達想法、順從他人、關心他人、只在乎自己、能夠排隊、無法等待……

確認目標(T):透過這個行為,孩子想要到達哪裡?

談到「目標」,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理財、升學或找工作,是一連串重要而複雜的規劃。事實上目標可大可小,而且人類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朝向某一個目標前進。

  • 行為是為了獲得主觀的好處

俗話說:「殺頭生意有人搶,賠本生意沒人做。」從事心理諮商多年,我深刻體驗到人類的每一個行為,幾乎都是為了獲得某個主觀對自己有利的好處。而這個主觀的好處,就是個人想要達到的目標。

請特別留意「主觀」這個概念。主觀強調的是個人的觀點與感受,而不是多數人所認同的客觀概念,例如:

  • 你認為大吃大喝會傷害健康,但我可以用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 你認為不寫作業會被老師罵,但我覺得能擁有更多時間玩耍。
  • 你認為打架是不對的行為,但我能夠有效阻止朋友繼續嘲笑我。
  • 你認為談戀愛浪費時間,但我覺得被喜歡是美好的事,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 你認為自願當班長很傻,我卻能感受到被別人需要,覺得自己有能力。

在這些情境中,前者就是大人認為的客觀好處,後者則是孩子內在世界追求的主觀好處。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客觀好處都是基於大人的善意,但唯有能夠理解孩子想要追求的主觀好處,才有機會走進他的內心、架起溝通橋梁。

  • 目標具有強大的引導性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說:「每個行動都有一個目標,使得整個心靈生活統整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結果心靈活動的每一個部分,都包含朝向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註:引自《從個體到群體: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入門》(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亨利.史丹(Henry T. Stein)著。)

人類的行為具有高度整體性,一旦孩子設定了某個目標,他的行為、態度、觀點都將調整為與此目標方向一致。

假如一個孩子從小立定志向要懸壺濟世,那麼成為醫生就是他生涯的「目標」,而他所採取的「行為」,就是所有能夠幫助自己往這個職業邁進的方式,包括: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藉由諮詢或閱讀深入了解醫生的專業生態;透由擔任醫療志工來提升對醫療系統的認識。

假使一個孩子看到同學被讚美時,他可能期待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眼中受矚目的對象」。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是努力獲得好成績;在班級爭取擔任幹部的機會;做好分內的打掃工作;成為朋友眼中熱心助人的同學;在家裡得到父母親的肯定。這些方式可能就是孩子展現於外的行為。

又好比說,一對夫妻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懷了孩子,卻在孩子出生後才發現有些先天缺陷。父母在愧疚與難過之餘,決心「不再讓這孩子受任何的苦」,一旦設定這個目標,他們的行為可能是用盡全力提供孩子優渥的生活環境,避免讓孩子面對任何挑戰或風險,或者盡可能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如果你長時間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生活方式,往往會發現許多表面看似不相干的行為,實際上都導向某一個相同的目標。這也是許多心理師工作的重點之一:藉由大量的觀察整理,歸納出個人的行為模式,進而了解他所追求的目標。

因此,行為與目標二者實際上是雙向的關係:孩子的行為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目標也會引導孩子表現出某些行為。

P_159配圖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 不當的行為,往往是因「挫折」而起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足夠的策略或能力幫助自己成功抵達理想的目標,所以在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大大小小挑戰,孩子無可避免會經歷來自各方面的挫敗。眼看目標就在前方,但所有嘗試過的方式與努力都難以奏效,此時孩子可能轉而採取另一種途徑───大人眼中的問題行為:

  • 既然各項成績不是我的強項,偷東西至少可以成功吸引大家的目光。
  • 真實的自己並不可愛,說謊才能維持在別人心中的好形象。
  • 在學校只會被罵、被笑,去外面閒晃或去網咖打電動還比較快樂。
  • 用講的你們都不會尊重我,動拳頭你們總會怕我了吧!

在這些例子中,前者是孩子面臨到的挫折情境,後者則是他們因應挫折所發展出來的另一種策略。

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他們只是感受到一股隱隱的驅力,然後直覺做出某些行為。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的回應往往是搖頭或聳肩:「不知道。」

傳統的處罰或讚美無助於提升孩子的自我了解。花點時間陪伴孩子討論、釐清他們的期待與需求,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探索自己內在想要的目標,也能幫助他們反思行為的適當性。

引導孩子釐清目標時,你可以這樣做:

一、從「趨吉&避凶」的角度切入思考

  • 孩子這麼做,希望可以獲得什麼好處?
  • 孩子這麼做,希望誰會開心/安心?
  • 孩子這麼做,希望避免被誰處罰/嘲笑/遺棄?

二、溫和地說出猜測:客觀且具體的觀察+你猜測的目標

  • 「我發現你從剛剛到現在一直跟在我旁邊,你想要我陪你聊天嗎?」
  • 「老師說你考試時看別人的答案,你想獲得好成績嗎?還是你擔心考壞了會被處罰呢?」
  • 「我發現你幾次打架,是因為他們笑你的家人。你是希望他們停止嘲笑的行為嗎?」

探索動機(M):想要達到此目標的動機是什麼?

簡・尼爾森博士(Dr. Jane Nelsen)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 )書中提到:「當我們不了解行為背後的目標與動機,就只能針對表面的行為做回應。因此在教養中,我們真正要努力的,是去理解,並且幫助孩子移除行為背後不當的動機。」

閱讀至此,相信你已經理解「掌握了孩子設定的目標,大致上就能理解他們為何會表現出某些行為」。但光是這樣還不夠,我們還要再進一步釐清:「為何孩子要追求這些目標?」也就是:這些目標對於孩子究竟有什麼重要性?孩子願意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努力不懈的「動機」又是什麼?

  • 動機是讓人願意努力的核心因素

有時候大人為了遏止孩子的問題行為,會試圖說服孩子「他設定的目標是不對的、不重要的」。以前述的問題行為為例,大人可能會告訴孩子:

  • 成績不好沒有關係,只要你乖乖的大家還是會喜歡你啊。
  • 別人喜不喜歡你都沒有關係,誠實才是最重要的。
  • 上課聽不懂、無聊沒關係,你就安靜地坐在教室就好。
  • 同學欺負你,你為什麼要還手呢?去跟老師講就好了啊。

在教養上,這種說法通常是徒勞無功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只是大人單方面向孩子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卻無法停止孩子的問題行為。大人口中的「沒關係」,在孩子的主觀世界裡往往「很有關係」。也就是在目標底下,有著驅動孩子前往特定目標的動機,而這個動機正是推動行為最重要的核心因素。

從定義上來看,動機就是推動孩子朝向某個目標,希望可以滿足某些需求的內在力量。

再以前述的例子來說明。

當一個孩子立志成為醫生(目標)之後,可能會努力往這個方向邁進(行為)。他為了成為醫生而放棄玩樂、努力念書,背後的動機很可能是想要幫助生病的人、想要獲得好的社經地位、想讓父母親覺得有面子,也可能是因為家人曾經因錯失醫療的機會而喪生,孩子不希望這世上還有人承受這種遺憾,因而想成為拯救世人的醫生。

當一個孩子為了成為眾所矚目的對象(目標)而費盡心思做某些事(行動),背後的動機可能包括:希望被喜歡或被讚賞、希望覺得自己是很吸引人的、希望身邊可以有很多朋友等等。

當一對父母竭盡所能地用各種方式(行為)照顧好這個孩子(目標)時,背後的動機可能是:彌補對孩子的愧疚、避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傷、確保孩子能在最舒適或最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當個人內在的動機越清楚、越強烈時,他所表現於外的行為與態度很可能更堅持、更難以撼動,以確保能夠邁向心目中理想的目標。

因此你就不難理解,當一個孩子正準備好要突破卡了好幾天的電動關卡(目標)、想要成為全班同學崇拜的對象(動機)時,你突然把他的電腦或電視的插頭拔掉,他的反應(行為)為何會如此激烈了。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為自己設定了大大小小的目標,像是減肥、學英文、考取某張證照、規律運動,卻從來沒有表現出相對應的行動或無法持之以恆,答案就是:缺乏足夠的動機。

ATM的重點整理

一、行為是為了達到目標的手段

在法律與社會規範下,行為本身有是非對錯之分,行為有時明顯,有時隱微。糾正孩子錯誤行為很重要,但我們更需要深入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二、目標負責導引行為的方向

目標是孩子為自己設定要前往的目的地,這經常是一種願望、理想、志向。目標對孩子而言有兩個重要的功能:獲得好處、避免壞處。由於人類的行為有高度整體性,因此一旦目標設定好,所有行為都會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目標的設定有時會不合現實,或者超越孩子本身的能力,當孩子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累積太多挫折經驗後,很可能會轉而採取問題行為來抵達目標。

三、動機是推動行為的核心因素

動機可以用來解釋孩子為何如此努力地想要達到某個目標。動機越強烈,孩子的態度與行動也可能越難被撼動。動機隱含著孩子的核心需求,例如:被喜歡、被崇拜、被關愛、確保自己的權利等等。在本書的第三部分將會詳細說明孩子的需求,以及協助孩子滿足需求的策略。

在下一章,我將透過孩子經常出現的行為,帶領你持續練習將ATM行為分析法實際運用在理解孩子的內在世界。

在本章結束之前,請你跟著我唸一遍:看見問題,只能處理問題;掌握動機,才能提供孩子最根本的協助。

P_165配圖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遠流出版

作者:胡展誥
繪者:Pirdou林柏辰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原來關係中最親近的片刻,
是我們能夠看懂彼此真正的需求,
然後溫柔地問:「親愛的,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呢?」
而這個能力,我們從現在就可以開始培養。

這本書為孩子而寫,更為成為大人的你而寫。

我們教養孩子常處在「打地鼠」的模式,問題來一個打一個,卻不知道這樣只能見招拆招實在很心累。而我們與孩子的對話模式,是否仍停留在各說各話、各自表述卻沒有交集的狀態中?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說:「你本來就是很努力、也很棒的大人!」其實你身懷許多與孩子互動的法寶卻不自知。先從改變觀點與視角開始,你也可以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透過與孩子有效的對話,成為一個身心安定的大人。書中各種方法與練習,也適用於任何你想好好溝通、好好說話的對象!

※內附「超實用!心理師教你正向對話100則」,秒拉近心理距離,大人小孩都適用

YLNB23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立體封300dpi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