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空匯2殉職勇消竟未列管制名單 連5求救音檔曝「早說出人名位置」

演講中告白阿婆水果攤 老闆娘透露黃仁勳花2300爆買水果、最愛吃這味

詐團拿日本西瓜卡儲值洗錢 恐上萬人受害

銀行業者透露,國人赴日旅遊不可或缺的西瓜卡(Suica),傳出被詐團用作盜刷洗錢的工具,恐有上萬民眾受害。記者高彬原/攝影
銀行業者透露,國人赴日旅遊不可或缺的西瓜卡(Suica),傳出被詐團用作盜刷洗錢的工具,恐有上萬民眾受害。記者高彬原/攝影

國人喜歡赴日旅遊,然而日本的觀光神卡「西瓜卡(Suica)」,最近傳出被詐騙集團用來透過儲值盜刷金額的方式洗錢。

銀行業者透露,集結交通票證及小額支付於一身的Suica,被詐騙集團利用來詐取受害者的Apple Pay盜刷儲值金額存入Suica,直接在海外洗錢,國內多家中大型銀行已發函日本Suica公司,強調台灣已有數千,甚至上萬人受害。

儘管近日傳出Suica因晶片荒停賣,但銀行主管表示,停賣是指實體卡,但民眾想用Suica,若是iPhone用戶,只要在內建的錢包App就可下載,並不受停賣影響,詐團恐怕還是會利用這個管道,把盜刷金額用儲值方式洗錢。

銀行業者透露,Suica回應由於卡片未記名,因此無從過濾儲值者是否為詐團,使得這個「跨國糾紛」現在如同銀行之間「茶壺裡的風暴」;也有銀行業者說,Suica是因為採認Apple Pay對卡戶的身分認證,才受理儲值,問題是歹徒若取得被害人的Apple帳號、個人資訊等,Suica若基於相信Apple Pay的認證結果,就會讓歹徒通行無阻。

銀行主管表示,詐團騙取民眾信用卡資料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持卡人收到詐騙簡訊,點選簡訊的連結,進入歹徒製作的「假網頁」,進而輸入卡號等資料,歹徒再綁上Apple Pay等支付工具,銀行因此發送密碼至持卡人手機,當持卡人於假網頁輸入OTP密碼後,歹徒就可綁卡國際支付,接著把錢透過「儲值金額」的方式存到Suica;儘管Suica有每日儲值金額的上限,但詐團就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將錢存進去洗錢、在日本消費。

銀行業者指出,非法集團除了以Suica當作最新洗錢方式,經過同業彙整,常見的十種詐騙態樣,包括一、以中華電信點數即將到期要按連結來兌換;二、假借遠通電收之名提醒停車費尚未繳納騙消費者安裝App輸入個資及卡號;三、點連結繳納汽車燃料費;四、假冒創世基金會捐款金額誤植;五、告知網購人員誤植訂購數量要刷退。

第六、假借外送平台名義發上千元優惠券;七、假裝販售麥當勞套餐限量優惠券騙民眾刷卡購買;八、假冒果農臉書小編提供假的訂購網站引誘民眾提供卡號與OTP密碼;九、告知民眾被盜刷,提供假網站連結騙民眾點進後盜取資訊;十、假冒Apple官方寄信通知有盜刷紀錄,引導止付,騙取Apple帳號。

Apple 盜刷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桃園老婦賣房網路留Line帳號 竟遭詐團盯上騙走1600萬

高雄男求職借老闆帳戶成詐欺共犯 慘遭罰款判刑3月

甘願被軟禁領20萬賣帳戶 詐團靠「自願」人頭狠撈1500萬

台北知名百貨將熄燈…詐團用假粉專冒名 2千元甩賣三宅一生假包

相關新聞

新規定7月上路…實支險理賠 不得超過總醫療費

新版實支實付險即將在七月一日上路,本報掌握將出爐的最新規定和示範條款內容有四大重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民眾七月一日後購買醫...

獲頒北科大名譽博士 開發金副董座沈榮津自嘲是「錢賺最少的一位」

北科大1日舉辦畢業典禮,前行政院副院長、開發金控(2883)副董事長沈榮津獲頒名譽工學博士,他致詞時表示,相較於其他校友...

中信金評估併購新光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這麼說

市場傳出中信金控規畫併購新光金控,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早上在答覆立委詢問時回應,這些都是市場傳言,金管會將密切關注所有...

退休官員樂於前進民營金融業 主要看中這點

退休官員樂於前進民營金融業,高薪的號召當然是重要因素,倘若是公職體系,不要說政府機關,連政府旗下的泛公股事業機關,薪水相...

部會聯防阻詐 彭金隆:虛擬資產專法架構最快9月出爐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財委會上備詢時表示,虛擬資產專法現在已委外研究,最快9月結果將出爐,屆時專法的架構也會出爐。彭金隆...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