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煩惱什麼呢?》:「保持心理距離,以策安全」,用力讀著空氣,只怕換來過度換氣的窒息

《你在煩惱什麼呢?》:「保持心理距離,以策安全」,用力讀著空氣,只怕換來過度換氣的窒息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擁有多年校園諮商經驗的海蒂老師,以輕鬆柔和的筆調、傾聽與陪伴的態度,與你聊聊一夜長大的焦慮、人際的困擾、原生家庭的綑綁、自我的迷失。你的煩惱,絕對不是少年維特的無病呻吟,而是奮力求生最好的證明。

文:李家雯(海蒂)

其實我很想拒絕他們,但也好怕撕裂關係……

「我不想再讀空氣、再看大家臉色了,因為……空氣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呼吸的!」

——日劇《凪的新生活》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的代價,是失去為自己發聲、真實做自己的勇氣。

十幾、二十歲左右的你可能很難想像,我在其他諮商室現場,也聽過四十歲左右的個案抱怨他們六、七十歲的父母:「為什麼我都成家立業了,他們依然不能尊重我的生活?」

為什麼已經是大人的他們,依然解不開渴望被父母認同的束縛?像是常年被圈養的象,多年的束縛成了習慣,無法看見自己不被束縛的能力。這樣的束縛又會接著帶來更多人際上的挫折,於是他們用同樣追逐父母認同的方式,去追求主流社會的認可。在職場上、友誼中,都透過討好和盲目追求「被喜歡」來找到自我定位。在汲汲營營的過程中,便忘記停下來釐清自己真實的價值。

用力讀著空氣,只怕換來過度換氣的窒息

我很喜歡日劇《凪的新生活》。女主角小凪是一位二十八歲的上班族,不論在工作上、感情裡,她就是那種會依循他人的表情動作,來決定自己該如何反應的人。在她的生活中,沒有自己的聲音;或者應該說,小凪在身分認同的過程中,不論擔任何種角色,她總是依循著外在指標來定義自己的價值。長期下來,她在與人相處上總是唯唯諾諾、委曲求全。

她與別人互動的準則只有一個:怎麼做才不會被討厭?比如說,其他女同事在工作上出了包,她一觀察到氣氛不對,就會自動跳出來揹黑鍋,替同事承擔。因為知道男朋友喜歡女生留著又直又順的長髮,只要男朋友留宿,她就會在天還沒亮時起床,用直髮夾搞定她的大澎頭,就怕男友知道自己其實自然捲得厲害。

小凪來自北海道的鄉村,長期以來都按照母親的期待生活。從小媽媽就將她教育成一個「不能令人失望的孩子」。仔細探究她們母女兩人的互動,會發現小凪的媽媽是「情緒勒索」高手,就算長大後的小凪到東京工作,心裡依舊被媽媽牽動著。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不禁思索,出了社會、成為上班族的我們,以及我陪伴過的許多學子,會不會就像日劇裡的小凪一樣?就算離開家庭,依然持續尋求外界認同。

尋求他人認同,需要看懂周遭環境,並讀懂他人的臉色。日文裡將「察言觀色」比喻成「閱讀空氣」,是很微妙的形容。讀出空氣中的氣氛、嗅出環境裡只能意會不能明言的潛規則,或許是人在社會化過程裡慢慢形成的能力。但若「過度閱讀空氣」,過度體貼別人,將你察覺到的周遭一切情緒、壓力都歸咎於自己時,難免令人壓抑、令人難受,無法喘息。就像「過度換氣」般,明明是奮力吸氣,卻讓人感到窒息。

人生的改變,總發生在斷裂之處。這個故事轉折的契機,便是在小凪意識到她不得不改變的那一刻。

改變的第一步,是先懂得拉開距離

某天小凪又被同事凹著加班,晚上的辦公室裡空無一人,雖然已經習慣,但依然不免感到委屈,本以為已經夠慘了,沒想到卻又在走廊聽到男朋友的驚人言論:原來他根本沒有跟她結婚的打算!頓時風雲變色,小凪一直以為自己的委曲求全,最終會換來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當下她恐慌發作,被送進了醫院。

出院後,小凪決定改變。在經歷生命的斷裂與茫然之後,她決定進行生活斷捨離,拋下一切,辭掉工作、搬離原本租屋處、切斷與同事及男友的關係。她決定變得「不乖」,不再順應社會主流價值,為自己切出一個安全距離。

所謂「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當然不可能像戲劇演的那樣,真的拋下一切遠走高飛,但我們依然可以適度拉開自己和外界的距離。而這個距離不只是身體上的距離,還有「心理的距離」。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夜裡,兩隻刺蝟冷得直發抖,於是牠們便決定相互擁抱,藉由體溫來為彼此取暖。但當牠們擁抱得越緊、越感受到對方的溫度,卻越被彼此身上的尖刺給扎得發疼。越是渴望對方的溫暖,就越是遍體鱗傷,但當牠們畏懼對方的尖刺而逃得遠遠的時候,又感到寒意刺骨,冷得受不了。直到最後一刻,牠們意識到最溫暖的距離,不該是兩人緊緊相依,也不是過度遠離彼此,而是在關係中找到「剛剛好」的距離。

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指的是人與人的互動之間有一條虛擬的界線,太過靠近或疏離,都會干擾到兩個人心理上的連結感,以及互動的舒適度。縱使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可能有一定的關聯度,但也並非絕對相關。也就是說,並不是兩個無法見面、沒有實體互動的人,在心理上就一定感到疏遠。就像在疫情期間,你與好朋友、同學們,為了防疫而必須減少實際互動,但藉由科技網路的便利性,我們依然能與人產生連結、維持關係而不感到孤單。

同樣地,當我們說要與父母開始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時,並不是指你就不再回家、拒絕與他們有實質上的往來;而是在互動之中,找到自己的可為與不可為。換句話說,你得清楚自己的心理界限(Psychological Boundry),明白哪些互動模式會讓你感到難受不安,像是父母過多的要求,以及哪些事情,你會樂意為之而不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