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证书的终结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9年4月27日

天,我读了Paul Graham的文章《学历证书的终结》(After Credentials),写一点感想。

以下内容都是思辨性的,我试试看,能不能说清楚。

Paul的困惑

《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韩国的文章,这样写道:

"对于一个有抱负的韩国青年来说,高考不是成就他,就是毁了他。"

家长也表示同意:

"在我们这个社会,人生的70%到80%是由高考决定的。"

这样的说法,令Paul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就在25年前,美国社会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一个贫家子弟要跻身上流社会,毕业于名牌大学是必要条件;陌生的是,这种看法已经在西方社会消失许久了,如今很少有美国人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他就读的学校决定的。

Paul不禁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某些人心目中,学历证书如此重要?

是的,如果你仔细想想,从本质上来看,学历证书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果你在学校里读过书,何必要再发一张证书证明呢?只要你学到了知识,有没有证书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对不对?既然无法改变,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进一步说,为什么学生非要等到拿到证书以后,才离开学校呢?难道不能一学会想学的东西,就离开呢?为什么雇主会想查看学历证书呢?他要找的是帮他赚钱的人,又不是在组建校友会?......

除了拿到它本身以外,学历证书其实没有办法证明其他事情。如果你同意这一点的话,那么确实很奇怪,有人居然把这张纸看得这么重,而且更奇怪的是,真的有人的命运被这张纸改变了。

这是为什么呢?

从古代说起

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古时候没有学历证书,所以这不是天经地义的,没有"读书就非拿证书不可"这回事,它反而是不自然的。你想一想,"诸子百家"读过就读过了,要是你还拿出一张纸给别人看,上面写着"此人读过'诸子百家'",这多奇怪啊!

说起来,世界上最早的学历证书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公元587年,隋文帝通过考试,选出全中国最精通古典文学的人。这就是科举制度的起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通过市一级的院试,你就有本科证书了,算是混入知识分子队伍了;通过省一级的乡试,你就有了硕士证书;通过全国一级的会试,你就有了博士证书;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你就有了院士证书了。从此以后,凭着这张证书,国家就会向你发放俸禄,你就不愁饿肚子了。

那么,隋文帝为什么要发明学历证书呢?

任何一本关于科举制度的书,都会告诉你,这是为了选拔人才。隋文帝希望通过考试,找出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来管理国家。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隋文帝为什么认为考试制度能够找到人才呢?

这就要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世袭制",老子死了,儿子顶替,比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的爸爸是太史令,他就这样接班当上了太史令。但是很显然,人的才华不是可以遗传的东西。所以,到了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发明了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举孝廉",规定地方官员在每20万人中,选出一个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推荐到朝廷做官。但是,闭着眼睛也能想到,这个制度一定不会选出真正的人才,最终必然演变成用人唯亲。("举孝廉"的现代版:2006年,中组部要求各地以"八荣八耻"选拔干部。)

所以,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因为如果不考试,朝廷就无法知道每个人的水平。虽然考试未必能甄选出最能干的人,但是至少比"世袭制"和"推荐制",效果要好多了。

我们得到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学历证书有助于鉴别人才。

从大机构的角度思考

让我们把这个结论一般化。隋文帝面临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如何寻找和鉴定适任的员工。管理者通常对新员工一无所知,根本无从判断他的能力,这个时候学历证书就起到了一个认证作用。

机构越大,学历的认证作用越强。因为一方面,在大机构中,除了与你直接合作的同事,别人很难知道你的表现,另一方面,个人在大机构中的作用一般是不明显的。所以,高层管理者需要其他量化的指标,判断员工的表现。相反的,这些问题在小机构中就不存在,机构越小,就越没人在乎你的学历,因为你能干什么,别人都会看在眼里,并不需要一张纸来证明,何况那种纸并不可靠。

第二个结论就是,学历证书的认证作用与机构大小成正比。

当机构变得越来越大

人类社会迄今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机构的膨胀史。这种趋势在20世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大政府、大公司、大机构控制。因此,学历的重要性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单一的科举考试早就不够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复杂的学历教育体系,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能力认证证书。学历制度人为地制造社会等级,将所有人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几个层次,这还不够,每个层次当中,还要再分成名牌大学、一般大学、三流大学几个层次。这样才能适应大机构的员工选拔体系。

我们中国人,常常被认为是重视教育的民族。其实,这是错的,我们重视的不是教育,而是学历。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充满了对地位和权势的崇尚。因为学历是通往这条道路的敲门砖,所以中国(儒家)文化充分肯定学历,进而以重视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名成天下知"。

学历证书是靠不住的

拿到学历,必须通过考试。但是,所有的考试都是有窍门的,针对性的复习和专门的训练,可以帮助你在短期中迅速提高成绩。因此,学历越重要,应试化教育就越普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就越盛行,弄虚作假就越可能出现。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可笑的背离。学历体系的发展,反而使得学历的证明力变弱了;教育制度的实际效果,反而在打击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三个结论就是,学历的证明力与学历制度的重要性成反比。

未来会怎样

Paul Graham认为,学历在未来将不重要,原因是大机构将不再重要。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小公司纷纷崛起,几个人架一个网站,就可以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服务。这样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将成为主流,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创新迟缓、管理成本高昂的大公司将难以与之竞争,最终将被淘汰。

在本质上,学历只是大机构内部管理的需要。一旦大机构消失,学历也将丧失它的光环,教育将回归到它的本来意义。人们来到学校,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得到一张文凭。

会有这一天吗?

我相信会有,而且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会看到。

(完)

留言(94条)

我不知道。
我感觉趋势是越来越垄断,机构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科技进步,而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生理飞跃,所以现在要创新,需要跟多人合作。
例子就是,100年前,两个人,三个人的手工作坊,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汽车厂。而现在,两三个人的小作坊,可能很难和技术雄厚的大汽车公司竞争了。计算机行业感觉也是这样。网络公司是比较容易起家的,但是诸如游戏引擎,图形学这样的软件,还有操作系统,设计了很多技术和人力,小公司很难和大公司,尤其是产生垄断的大公司竞争。

大机构将不再重要。
这个论断,现在说还早了一点吧?

大机构将仍然重要,只是不再像现在和过去那么重要了。对于某些行业来讲,小的是好的,但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如此,应该有个“适度规模”的概念,在这个规模上,管理的效益及其成本恰好在一个最优的点上。

有生之年能在国内看到吗?国内这几年大机构垄断染指经济社会的趋势越来越强!

真的这样就是太好了,估计不大可能!

在这一点上,我一点都不乐观。
但是,我确实已经无所谓学历了。(别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确实没有学历!)

会有这一天吗?我相信会有,而且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会看到。

事实也许是你将会发现,我们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总是太乐观.

同样不认同“大机构不在重要”这个论断,不知道证据是什么,仅仅是“几个人架一个网站,就可以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服务”?!

真正做到向全世界用户提供服务的公司,似乎都不小吧,例如google, amazon, yahoo等等。

我觉得学历证书会越来越不重要,是因为除了学历证书之外,人们有了更多的途径来说明自己的价值,在这方面互联网倒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好说!
马太效应是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可是想想google刚创立时的心酸状况又觉着马太效应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应该是都有道理吧!

我不觉得机构会变小。以公司为例,刚成立的时侯它当然可以只有几个人。但它不可能永远这样,要么被淘汰消失,要么成长变大。微软、谷歌开始也只有几个人。
在现在,评价一个陌生人证书依然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在人类发明更高效的方法前,它还是会存在的。

另类天朝,难以判断

这个推论的前提是人类社会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不是呢,人类不能解决自身的弱点呢

我就是一个多次被学历干掉的人 所以没有本科的我选择了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这条路

学历也说明了这个社会是阶级性的

美国未必比欧洲人更有资格否定这个阶级社会吧

学历不再重要,因为能力的量化手段不再由官僚教育体系唯一控制。比如说程序员的能力,完全可以从他对opensource的contribution的质量看出。

文凭其实只是一个量化标志而已。

当小公司多起来之后,大公司为了与众多小公司竞争,肯定会改进用人的方式,否则就要被迅速变化的小公司打败了。

我听我那美国回来的老板说,美国公司都喜欢看你有没有小公司背景,而不像国内喜欢看大公司背景,也许也佐证了这种说法。

借此地提问一下,我不知道feeds.feedburner.com/cnbeta_full是不是你做的,只是希望,如果确实是你做的,那么激活邮件订阅功能吧?再给我E-mail一个订阅连接,确实很需要,谢谢了

哦 卖疙瘩,你在我放弃学历的火上就添了一把柴禾

归根到底是人口太多。

引用DreamCatcher的发言:

给我E-mail一个订阅连接,确实很需要,谢谢了

使用http://tinyurl.com/dcglve订阅吧。

突然想到一点,你一页上有4个google广告貌似违例了,貌似最多3个。

引用leesum的发言:
突然想到一点,你一页上有4个google广告貌似违例了,貌似最多3个。
是呀,是只能有三个,修改一下吧,一峰。

第一奇怪的是为什么配图是这张美剧的图?
呵呵......

小公司根据它提供的服务,要么变大,要么灭亡...

我希望出现的一种趋势倒是:大公司中包含许多小机构,并且我认为更加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大公司中的机构细分越来越细,每个机构都很小,保持相对的独立。这样的小机构有着和小公司一样的灵活,创新,效率...同时还有小公司的没有的巨大资源和背景,像Google,IBM这种公司,觉得这种小机构应该很多...虽然管理起来稍微麻烦,但应该问题不是太大...

将来的服务对象就是针对个人的, 大机构,大公司再大 仍然是面向个人市场 小公司将是主流。因为大机构大公司当然会更强大资源更丰富但实际上他们却在为无数的小公司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只要你能想象出来大机构大公司就可以尽可能创造出来满足市场需求,他们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梦工厂 未来是精彩的 也是令人可怕的 高科技会让你无法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 只要人能更久更长的存在这个世上 不再会有科幻这个词

经常看一峰的博文,能开阔眼界:也看大家的留言,能看到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很有乐趣!幸福啊!呵呵…………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想去大公司,准备学历。想去小公司,准备能力。

个人觉得,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大公司做小业务提供了手段,使其爪牙伸到以前伸不到的领域,小公司生存会更难~

现在而今眼目下,在中国,学历越高越水份,从高中到硕士一路走来,个人感觉深刻!放弃读博,有种亡羊补牢的感觉^^

“陌生的是,这种看法已经在西方社会消失许久了,如今很少有美国人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他就读的学校决定的。”

哦?那为什么出国深造,人家211就认可?

这么严肃的文章 插图倒挺时髦的

我觉得目前学历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就如 一峰兄所说是鉴别能力的凭证,第二个作用就是把人纳入国家体系。
现代人对文凭的迷恋的一个原因是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国家体系,有一个依靠。

引用无所谓的发言:

学历也说明了这个社会是阶级性的

美国未必比欧洲人更有资格否定这个阶级社会吧

同意!而且阮兄的插图用的居然是GOSSIP GIRL的,试问,这部美剧不恰恰说明了其实美国主流社会还是很关注学历证书的么?我是澳洲留学生,我只知道在就业前景极其不乐观的今天,多数公司现在招人除经验外学历也同样重要。

我转了好吗?

(已经转了。。。有说出处)

朋友间的瞎掰无所谓,可是在博客上散发谬论,真的会害死人啊
难道,你内心能够平衡?
--
放弃你的自以为是吧,实现你的成就,不是以欺骗别人为基础

实现你的愿望困难重重,有些人是不可能让已经到口的肥肉跑掉的,何况还得靠这个来掩饰实际上不公平的竞争。
鄙视老拿人口来说事的人,说到人口密度,很多国家不比我们少。难道我中华儿女都是生下来只吃饭不干活的猪吗?

别忘了,当初是为了准备和苏联打原子仗,人口才骤增,出现那么多“光荣妈妈”;还有“上山下乡”主要是解决当时生产力过剩的矛盾。学生产力生产关系那么多年了,拿出来活学活用一下,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我认为大机构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可能继续存在,但会以“模块化”的、一个个“不重视学历”的小型组织的形式来构建。所以我相信的是“大机构”将变得扁平化、模块化、专业化,这同样使得学历的重要性逐渐降低。
个人对“模块化”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粗浅,希望阮兄亲自去了解一下:)

学历不重要 但是系统的学习还是重要的 大学永远无法消亡

现在的文凭不如证书管用,证书也越来越泛滥贬值了
但问题在于,关键时候文凭、证书可以成为潜规则砍人的正大光明的依据

说点与本篇文章无关的吧
还是很喜欢我的生活这个系列,有着博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还记得最喜欢的一个镜头就是博主在夏天,很热,无奈的看着楼外的渐起的高楼,而自己却在忧愁自己的论文何时可以写完,特别喜欢这种蕴藏在里面的淡淡生活味道。
希望阮哥可以再写一些自己生活里面的点点滴滴。

我也相信我们有生之年,会看到这样的变化。
想到这一点,我多么高兴啊!

不知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么个日志,读了几篇发现的确很不一般,好多见解很新颖,开阔眼界,而且还认识了摩西英语,在这谢谢了。

转了您的文章,自己写了点看法:

本文原标题是“学历证书的终结”,套用上一次“经济学是无用的”,想了这么一个标题“学历证书是无用的”。

实际上,学历证书确实是向一个"无用"的方向发展。10多年前,在国内,一个大学学历证书绝对还称得上一块金字招牌,拿到哪还能炫耀显摆一番。再看今天,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有教授老师,都已经承认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学历证书”就是一块“敲门砖”。由金到砖花了也不过10年,那么再过10年呢?而这10年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真正踏入社会奋斗的十年,如果学历证书将注定是无用的,那么我们又该去争取什么呢?

相信,绝大多数冲着学历证书去的的大学生,今天都还是迷茫的,突然告诉大家,学历证书明天可能就没用了,那不是更迷茫了?

前段时间,和一个前辈聊,他给了我一个的提示,“继续加强综合能力及核心技能”。很巧,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记得看了一篇PHP程序员谈自己成长的文章,里面将“相对竞争力”和“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放在个人发展上。简单理解,ASK YOURSELF,现在或将来,站在全国几百万就业大军中,站在几千几万人的人才市场里,你有什么比别人NB,你自己最NB的是什么?

想清楚这2个问题,比花钱跑外国办证要强的多。
http://edu.qq.com/a/20090417/000183.htm

站在一个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求职者的角度来说,名校学历绝对是优势。

鉴于各个行业都越来越专业化,我也觉得学历的证明力将会越来越强。

网络的力量,可能会出现某些奇迹,比如那个被负担录取的农民工。但这毕竟还是少数奇迹,大部分的人还是正规教育途径走出来。

大学文凭从金到砖,不是说明学历越来越无证明力,而是盲目的扩招导致太多人都拿到大学文凭,但同时,名牌院校还是少数。

我觉得您这个说话也武断了,你没有经历过美国的公司的招人过程,怎么就能说美国社会不看重名牌大学毕业呢?

名牌大学意味的不仅仅是找工作的敲门板,还有同学所构成的人际关系,从而推射出的社会关系网。美国人就没这种关系网了?看看小布什同学就知道了。

GRE 新东方 CCIE
有生之年不会看到的,我肯定
你要看Paul是干什么的,资助start-up的,所以他会这么说~

不敢苟同大机构会消失这个观点,不过认同学历越来越不重要这个观点

是否出身名校和学历的有无是两码事
就算以后没有学历一说了,名校的资源还是有限的,还是要竞争的

哈,你放的图片是绯闻女孩,呵呵。

大机构小机构长期并存:社会的发展总是经历弱小团体-》大团体-》寡头垄断-》多头垄断-》群雄逐鹿的这样一个过程。大机构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因为他们还不至于臃肿和低效到无法与小团队竞争的地步。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分崩离析。如同俗话所说:分就闭合合久必分。而小机构,小团体在任何时代和社会都会有生存和立足空间。比如商业上即使有youtube一家独大,gmail提供如此优质服务,但还是存在大量小机构提供类似服务,总有人会对他们感兴趣。这也是长尾理论中一个例证。
对于学历重要性我的看法是:学历确实不会像以前重要。因为大家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证明自己。学历只是入门的敲门砖,一旦跨入门槛这个护身符就是去了效力。即使大机构无法全面衡量人的能力,需要学历和证书来甄别人才,但是不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哪个地方都待不长久,自己也苦闷。披着黄金的证书外衣不能保证他愉悦、高效的工作。
而且,现在人们会不客气的指出你的不足,不会因为你是博士而仰慕。当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年代,过去人们工作中即使表现一般,大家碍于情面也不会太计较,而硕士、博士学位确实也很难获得,人们对这些人还是存有崇敬、仰视之心的。另一方面,过去的工作性质不像今天这样富有挑战,需要更高的智慧和能力去处理。不是一纸文凭可以解决。因此拥有高学历即可平步青云在过去是屡试不爽的法宝。这一原则在当今,尤其是知识高度密集、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早已不再适用了。

引用caicono的发言:
对于学历重要性我的看法是:学历确实不会像以前重要。因为大家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证明自己。学历只是入门的敲门砖,一旦跨入门槛这个护身符就是去了效力。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花时间和精力到学历(一纸文凭)上,那锻炼能力的机会就少了~
现在出现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大学生都精力花到文凭上,而现在的大学教育又很难将学历和锻炼能力很好地结合,即使部分优秀的大学提倡并努力地将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引入校园,但是衡量的能力锻炼的标准有什么呢?这样如何引导大学生去探索和反思~

悲观的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会看到!

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
学历是铁饭碗,会生锈的,
本事是金饭碗,会升值的。
想起某位老教授说的这句话

引用dudu的发言:
第一奇怪的是为什么配图是这张美剧的图?呵呵......


是啊~~~!
一开始看到《gossip girl》吓了我一跳~~~
但想想也有一点点关系吧~
Blair失去了Yale的offer后简直是疯了,那是没有了未来的感觉~

引用崔骄峰的发言: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想去大公司,准备学历。想去小公司,准备能力。


有趣~
但许多大公司,尤其是外资企业还是很看重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四年寒暑两假参加的社会实践。

引用GLORIA的发言: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花时间和精力到学历(一纸文凭)上,那锻炼能力的机会就少了~现在出现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大学生都精力花到文凭上,而现在的大学教育又很难将学历和锻炼能力很好地结合,即使部分优秀的大学提倡并努力地将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引入校园,但是衡量的能力锻炼的标准有什么呢?这样如何引导大学生去探索和反思~


有同感,但不尽然。
我是民校的(挂着名校的名字的独立学院),我知道自己的毕业证不能跟其他重点学校比,所以我非常注重自己的社会实践,也参加了非常多的比赛。后来参加一个交流活动时,分组讨论一些宣传的策划案,发现有几个名校的学生朋友口才很了得,说话很有说服力(甚至很有台型),但关于真正操作策划项目还是因为没有实践经验的积累,发表的多是不切实际,而且没有考虑可行性、经费、目标受众等各方面。所以我觉得差一点的学校就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和竞赛;而名校则注重学生人文方面的修养,邀请非常多的名师、企业高管来高校巡回讲座,学生们不是忙着看书就是赶场(讲座)。
我们同学之间也有讨论。其实在美国往往是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更知名。其中一个同学还说私立学校将是全世界高校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想可能是因为在资本主义世界,私立学校能够把最好的资源集中投放在少部分的学生身上,培养专才。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着眼社会发展的角度,大范围的培养“人才”。但所谓的人才往往只是那些高考很高分的人,并不是那种一毕业就是企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未能融汇贯通到工作中(不是说我分数不高就说这些话,当然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不少名校学子综合水平非常高。)。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上升到这种层次呢?

认同,部分地。

也许未来,小公司会越来越多地去占据到原来大公司无法照顾到的生意领域(如个性化的需求:我希望通过社区网站定份外卖,而社区的小卖部送我的外卖里夹杂了一张生日卡,原来他们还知道我的生日...)

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地区,发展阶段性都是存在的,至少分为相对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比较发达和完善的经济阶段。在相对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任何国家的经济体都需要大量地建设公路,修建桥梁,增加工业化投资,我们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的历程还很漫长,至少五十年都不过份,这需要多少大公司来为这项伟大的工程添砖盖瓦,这是一个事实,将决定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必须存在大公司、大机构。相对同时期的美国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他们已经较早地完成了工业化,他们没有多少基础设置建设的内需,他们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超过50%,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的小的灵活的公司遍地都是,互联网加重了这样的趋势,但是并不是改变和倡导了这个趋势,早在十年前美国就遍地都有那种经营精益的小公司(从我所看到的能源化工业),买卖不小。他们的大公司需要承担这个变革时代的巨大压力和转型的痛苦。但是他们的大公司仍将存在,下一个十年,美国政府在抛却原有的以能源核心的发展理念,而且抛却得很彻底,我认为奥巴马决定从伊拉克退军是有决心的,我认为奥巴马放弃对戴姆勒公司(高能耗的传统产业)的救赎是有用意的,我认为奥巴马不断提到的“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是有长远和战略意义的,而这些转型过程需要什么公司来实践,需要大公司和大的机构。所以不论是当年的中国等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体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需要转型的经济体来说,大的公司都有教长时间存在的理由。

但是世界变平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互联网时代会创造的想象不到的未来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不依托资源的领域里,小公司将会成为伟大时代的一支新的队伍,“遍地英雄下夕烟”。马云已经告诉我们,天下已经没有难做的生意,销售渠道的革命、物流、电子商务、工作离岸外包会创造这个时代新的特色。

大公司和小公司都会存在,都会有所作为的。

关于学生的未来,建议不要轻易抛出学历无用论的观点,毕竟比尔盖茨的天才还是少的,毕竟想要和农民工竞争的人是少的,蓝领里的“金钳钻”也是少的。如果可能,大学的文凭也是必须的,至少是这个时代的敲门砖,是融入楼上们所说的融入“国家”体系的一张符,每个人都不要轻易以为离开“国家”这个体系的我们可以有多大作为,任正非曾说,一个人有再大的才能也要回归得到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

很欣赏楼主的文章,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思考,欢迎斧正。

引用一鸣的发言:
关于学生的未来,建议不要轻易抛出学历无用论的观点,毕竟比尔盖茨的天才还是少的,毕竟想要和农民工竞争的人是少的 如果可能,大学的文凭也是必须的,至少是这个时代的敲门砖 任正非曾说,一个人有再大的才能也要回归得到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
相当赞成 但是也有个疑问~如果那个学历本身认真的东西就不是有用的怎么办?比如,现在在国内大学学工商管理,感觉就是一流大学的大部分老师所教的东西都并不是职场所需要的。 而许多公司也很困惑,大学(包括一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训。 那这样的学历有什么用? 只不过是保证每个个体得到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为了让自己安心吗?

引用Christy的发言:

发现有几个名校的学生朋友口才很了得,说话很有说服力(甚至很有台型),但关于真正操作策划项目还是因为没有实践经验的积累,发表的多是不切实际,而且没有考虑可行性、经费、目标受众等各方面。所以我觉得差一点的学校就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和竞赛;而名校则注重学生人文方面的修养,邀请非常多的名师、企业高管来高校巡回讲座,学生们不是忙着看书就是赶场(讲座)。

我觉得所谓的名校里的学生对什么讲座是要分时间段的~就本科而言,像大一及少数大二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和比较轻微的个人崇拜,还有出入大学的迷茫不断地去听讲座。不断读书的学生我觉得就是中学学习习惯的一种延续,因为他们以前利用这个方式获取了成功(最起码在中学那个阶段被主流价值观认可),他们就固执地继续罢了。PS还是有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我觉得还是真的学业压力大~

引用Christy的发言:

我是民校的(挂着名校的名字的独立学院),我知道自己的毕业证不能跟其他重点学校比,所以我非常注重自己的社会实践,也参加了非常多的比赛。


可以请问一下,你是怎么安排你的社会实践的吗?参加的比赛都是些什么形式或者什么内容的吗?如果可以的话,能举几个例吗?谢谢
引用Christy的发言:
但关于真正操作策划项目还是因为没有实践经验的积累,发表的多是不切实际,而且没有考虑可行性、经费、目标受众等各方面。
请问,你能记住那个时候你是怎么一个状态?就是说你也是在校读书,还是你有已经有已过相关的实习经验? 其实,我想知道你是以什么标准(不是具体的标准,是一种思考的角度)在评估那些名校生的计划~ 以上仅代表是个人观点 O(∩_∩)O哈哈~

引用ShiningRay的发言:
我听我那美国回来的老板说,美国公司都喜欢看你有没有小公司背景,而不像国内喜欢看大公司背景,也许也佐证了这种说法。
请问能够详细地说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吗? 小公司工作背景真的能提供所谓的能力锻炼的机会吗? 强烈想知道相关答案~谢谢

引用GLORIA的发言:
相当赞成但是也有个疑问~如果那个学历本身认真的东西就不是有用的怎么办?比如,现在在国内大学学工商管理,感觉就是一流大学的大部分老师所教的东西都并不是职场所需要的。而许多公司也很困惑,大学(包括一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训。那这样的学历有什么用?只不过是保证每个个体得到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为了让自己安心吗?

大学给了你一种系统的理论,没有绝对没用的知识,一流大学老师更会以他们独到的眼光给学生很广博的知识范围。但是任何大学生都必须经过职业化的训练,从点滴做起,好的企业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选择毕业生是在挑他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潜质,你们可以通过四年的学习获得后续学习的方法和理论,当然知识的门槛在今天是低的,随便google baidu 都可以找到,但是大学四年是在亲身体验在实践在交流在和有经验的师长交流,在图书馆畅游,不管是否很多人在荒废,你不得已也耗尽了180多个学分,1000多个小时的学习,2000多个小时的自修, 3 4 十门考试。 怎么说没用处。主流价值的认同只是我说的一个方面。

学历在现在越来越不成决定性因素了..能力和人格决定成败

是悲哀、更是无奈。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现在正在为这一张纸而奔波,已经老大不小了,不是我工作能力问题,而是总公司要求必需要有这一张纸。

引用D的发言:
我也相信我们有生之年,会看到这样的变化。想到这一点,我多么高兴啊!
那得看看我们的低学历高成就者们有多少人有勇气有洒气主动说出自己的低学历身份,够不够达到感化社会的广告效应喽?………

写的好,写的好。

因为人类社会变化太快,因为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人类为了适应社会和政府为了更有效地管理社会,必须如此,社会太复杂了,其实这只是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而已.我觉得,如果这个社会没有管理,那只能是混乱不勘,正如物业管理这种理念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优化,要求我们更好地管理,这是我的一点想法,想来,证书还是必要的.辩证法要求我们,正因为国家需要证书,才能那么的造家者,不是,而互联网的出现给管理证明带来方便,电子证书等等,其实,正如进口与走私一样,如果走私品交了关税,不就是进口的了,因此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罢了。不需要证书与需要证书不也如此吗,何必因此来争论呢?


既然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你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应遵守游戏规则,学历证书也许就是这个规则吧,干个小商小贩,不也得有个招牌或是营业执照什么的吗。为这个何必较真呢?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能创业成功,既不能如此,只能选择为人打工,没有证书,得从基础做起,有了业绩以后,才会有机会,有证书在手,选择的起点会比别人高,我认为,看事都看两面.

我就是一个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人,我能做到今天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在车间里摸爬滚打了三年,至今,我的工作能力比别人高,但RMB就是没有别人多,如果我有了证书呢?

莫衷一是,这很正常。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以前庞大臃肿、机构繁冗、效率低下的国营单位之所以逐渐瓦解和崩塌,就是因为他虽有着一个貌似完善、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硕大的实力,实则是以高成本的人力物力资源实施着低效益的生产,计划经济时代其产业链由国家统一调控,自己几乎不用操心,所以吃喝不愁。一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前的蜜糖就成了毒药,并且由于庞大的身躯,转弯和掉头都困难。于是市场必然为那些专业、精悍、灵活的新型企业所取代。再来说说我们的文化教育制度:以前我们就是一个装知识的烧瓶,先在学校里一股脑的装满(先不说其中的杂质),然后再去找对口的器皿倒进去,有的倒不满,有的装不下,有的甚至一直找不到对口的而无处倾倒。每个人都装了一肚子水---有的变成糖水,有的变成汗水,有的变成泪水......学生没有错,学校没有错,知识没有错,用人单位也没有错,不要抱怨没学到知识或知识用不上,是因为你没弄清你学那些是做什么用的,绝不是为了那一张纸或头上的光环!它只证明了你学生时代的完结,你可能以此为傲,但在社会上你的起点依然是“零”。用人单位更关心的是你“能做什么”,如果你“能”,那这也仅仅是开始,学过的知识又要经过全新的新陈代谢过程,并终此一生。
当然,一些地方需要那一纸证明,设立高门槛一是为“选拔人才”,二是为提升企业形象...可是,有学历就一定有能力么?要学历的单位就一定是好单位么?水晶鞋不是必须穿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的。

我相信 学历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不在起到证明能力的作用

呵呵,想不到这里的氛围还挺丰热,看来阮大哥的影响力不小.真不错,其乐熔融!
关于学历,看来是众说纷纭,慧思迭出啊!不管怎么说,人毕竟都是社会中的人,都生存生活于整个社会之中.而从表面上能直接标注"人"的因素的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这个文凭学历也必然是存在于社会的一种已存的客观需要.那么既然承认是社会的产物,它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它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所以怎么辨证的说都可以.
这个学历,你若有,就目前的社会来讲,肯定是积极的.(前提一定是经历这个完成学历的努力过程的)它也一定是消耗你时间精力资本的证明.你若没有,从本来讲,从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因素讲也不代表什么,只不过表明你没有经历过学校教育,从书面上不能证明你的受教育的程度而已;而不能发掘你表层下的蕴在,没有直接能说服展示给社会的局部的证明;这就要引申出其它 的社会性存在猜疑问题(关于你的能力的一些因素的不确定)呵呵,需要进一步的再求证等.说明的是较有学历的不确定性大.但和事物发展的结果并无直接推导关系.
至于社会的商业模式将如何发展,人类社会的取向等;还有知识的认知,学校教育的发展,....这些能与学历挂上钩的问题的最终要看适合人类社会需要的发展,过滤重组人的观念了.
我想能让我们更关心的问题还是如何将"学历"的取得的奋斗过程\"学历的价值应用之道;及这个"学历"的正确的履历视角等等;怎样传输给未来的教育的应用,从而让未来人少受伤害,少走弯路,才是"学历"一词存在的价值大道!
我就是一个没有"学历"的人!

引用一鸣的发言:

选择毕业生是在挑他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潜质,
但是大学四年是在亲身体验在实践在交流在和有经验的师长交流


~记住啦~谢谢

引用绿色黑森林的发言:
我想能让我们更关心的问题还是如何将"学历"的取得的奋斗过程和学历的价值应用之道;及这个"学历"的正确的履历视角等等
我就是想知道如何将"学历"的取得的奋斗过程和学历价值的应用结合~~

个人觉得学历证书在某些行业领域的范围内是比较看重的,但也有一些行业或领域中却有着弱化的趋势。除此之外社会的主流的价值认同观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进入一个标准的时候。。学历挺重要的。。当你进入这个标准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应变能力与知识!!

同意啊。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产物,现在看来它的作用可能越来越主要,可是又想到学历只是一个面子,不能全权代表你的学识,和你的本质。真正的人物不是有多少张纸而是有多少东西在脑子里。

忽有另一种感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很多现实社会中 的 局限,都在 向你要“敲门砖”或是能显像证明你能力的 论据。如果 你 拿不出怎么办?很难啊!(没有足够的 关系网的 前提)。怎么办 ?又没有足够的 资本去创业整合自己 ...
文凭,还是脚踏实地地努力去追拿吧!如果时间允许,年轮关照,还是舍得些银子去 拿文凭吧,也许,你方法得当,方向找正,还会柳暗花明,综合提高呢!
希望“履行人事"之后,赶得上人生路途上的,属于你的 那班车!

在天朝政府对互联网管制越来越厉害的氛围下,博主怎么看呢?

部分认同,不能把互联网与现实社会混为一谈,尤其是天朝

到底读研有没有必要?

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不需要文凭,但是对于软弱的人来说文凭可以使他面对别人多一点底气,自欺欺人啊~~

证书上印刷的是一个技能的最低限度,是能完成结构的基本配件,弹性的空间是看个人资质而定的。

我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做出这样的改变:)

目前存在的矛盾的国家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这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的改变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的人才的。应试教育的缺点就在这边。

我是在读的大学生,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三本。就我所知的,学生考试的目的是60分万岁,少一分有罪,多一分无所谓。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大学是混日子的,上课玩的手机,下课玩的电脑。期末考试前两周背书,没背书的靠作弊。真正的在大学里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少之甚少(当然是在我的学校以及我了解的一些其他本三本二学校)。初次之外,在学校的教学方面,给我的体会就是教学质量不好(这个我亲身体会,老师教给我的是过时的东西)。老师在意的是他们的工资,并不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人之常情)。

回到原来的话题,学历证书该不该终结。这个我想没那么容易。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拥有学历证书的,并不一定拥有真实能力而且不在少数,跟何况还有关系后门一说。

一峰前面的文章也有说到:被人雇的,大机构的企业事业单位,在目前,该考的还是得考;雇别人的,那么多人有文凭了,你可以不需要了。

有些人不知道,大公司并不是因为大才技术领先,而是因为初创的时候技术领先才变大的,这个因果关系不能倒

写得很棒,矛盾的中国

你鼓励的我--一个没有学历的,在社会上干了5年多个程序员.

太大胆了

学历这种筛选人才的方式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是它起码能反映一个问题,从概率上讲,高学历出现优秀人才的几率更高.

这不是说低学历没有人才,只是概率没那么高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又自卑的专科生,看到阮老师这篇博文真的很感动

引用不一定的发言:

我不知道。
我感觉趋势是越来越垄断,机构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科技进步,而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生理飞跃,所以现在要创新,需要跟多人合作。
例子就是,100年前,两个人,三个人的手工作坊,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汽车厂。而现在,两三个人的小作坊,可能很难和技术雄厚的大汽车公司竞争了。计算机行业感觉也是这样。网络公司是比较容易起家的,但是诸如游戏引擎,图形学这样的软件,还有操作系统,设计了很多技术和人力,小公司很难和大公司,尤其是产生垄断的大公司竞争。

十年后的今天已经验证了你说的话是对的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