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建国60周年,当为孔子“政治平反”

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Jan 2, 2010, 6:33:50 AM1/2/10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孔子确实是个圣贤哲人。他最主要的贡献是伦理学,政治伦理为主。如今黑帮效仿
专制暴君在污损打倒(焚书坑儒)之后,又开始篡改和利用孔子的尊孔骗局。这是
历史的重复。

http://www.zgrj.cn/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35339&id=8521&page=1&skin=0&Star=1
<http://www.zgrj.cn/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35339&id=8521&page=1&skin=0&Star=1>
- 儒教复兴论坛 (http://www.zgrj.cn/index.asp)
-- 『儒教重建』 (http://www.zgrj.cn/list.asp?boardid=4)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10-5 14:44:28

邵建:建国60周年,当为孔子“政治平反”

【编者按】据推算,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恰逢中共建政60周年大
庆。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二者多次狭路相逢,而期间多为以“民主”之名批驳孔子,
批判儒家思想。而今,思想解放程度,较之以前大幅提高。似该为孔子及儒家思想
平反了。邵建教授专门撰文指出,可以申张民主,但不必炮打传统文化; 就像它可
以反专制,但不必和儒文化过不去。

据推算,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两千多年来孔子以国师的身份为历代景仰。
但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诞生,孔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不但成了政治
上否定的对象,甚至还要担当中国不能推行民主政治的责任。今天,借孔子诞辰,
应为他老人家作一次“政治平反”。民主与科学是1919年《新青年》推出的两大口号,
这两大口号的推出,却是在一个奇怪的语境下:“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
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 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
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
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如果这里不谈科学,为什么申张民主
就一定要反对孔教呢?这两者关系是二元对立抑或势不两立的吗?但《新青年》以反儒
的方式推进它所称道的民主,直接把整个传统文化视为民主的对立面。一个世纪以
来,《新青年》以高蹈的姿态成其为一体两面之化身:一个化身是民主,另一化身就
是反传统。这两面同时构成了世纪中国的百年错局。

  质言之,《新青年》所追求的民主是有问题的,问题更在于它简单化地把传统儒
家推到了民主的对立面,从而造成一个世纪的反儒潮流。退而言,即使一个世纪的
反儒潮流未能简单归因于它,至少也是它开了一个世纪先例。

  在《新青年》看来,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中国两千多年是君主专制,因而它成
为现代民主的大敌。又由于历代专制者都披上了孔儒的外衣,所以“为了倡导民
主,我们必须反对儒学”(陈独秀)。其实,根据现代政治学,民主与专制不是一个
范畴。《新青年》之前的梁启超说得很清楚,民主是国体问题,专制是政体问题,两
者“本不相蒙”;而且民主本身就可以表现为专制,比如“民主的专制”。但,对此类
政治问题,号为启蒙的《新青年》自身就未豁蒙。用今天眼光看,以其反专制的方式
推进民主,是为一误;把儒家和专制绑在一起批,是为再误。就后者言,反专制即
使可以拿传统下刀,首先也轮不上儒文化。和儒家相比,法家才是更重要的批判对
象。法家给中国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充
其量也只是“儒表法里”;何况儒家形成于皇权之前的先秦,先秦时代不是大一统的
专制时代,反倒是政治多元性质的封建自治时代。孔孟儒家先后奔走于各诸侯之
间,恰恰是要用自己的礼治观念说服诸侯,从而推行其仁政。儒家仁政无论有多少
问题,但专制问题非但不是其主要,相反,在先秦诸子中,它反而最有可能成为现
代民主的古典资源。

  从刻下知识界的认知主流看,视儒家为民本主义当无问题,所谓“国以民为
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都体现了儒家政治仁民爱物的一面。但进一步,
认为儒家政治具有民主主义倾向,不能不说,这还是一个有待证实并需要阐释的问
题。毕竟民主与民本不是一回事。就统治者来说,民本问题是必须把民放在一个根
本的地位来考量,比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统治者何以成为
统治者,亦即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从何而来,这就不是民本问题而是民主问题了。
那么,儒家能够经得起这个问题的考量吗?

  我个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曾行文专门提及《史记·周本纪》中周人先祖古公亶
父的“有民立君,将以利之”,这是指“君为民所立”。我是这样评价:“君权并非受
命于天,而是获之于民。由民立君,这是民主政治思想的古典表述。这一难能的思
想何其古远,远在夏后之世,又在雅典之前,复与迩来的欧风美雨曲径暗通。”自
古公亶父而下,这里可以再添一条书证,《论语·尧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
敏则有功,公则说。”其中“信则民任焉”是指统治者取信于民,民才会对其任用。
从“民立君”到“民任焉”,其义一也,都是指统治者的权力取决于民。它和现代政治
中的民主原则若合符契。如果不是一味求其书证,而是重在把握精神,则更不难发
现儒家政治中的民主基因。比如传统政治无不强调天命,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其命”即天命。但儒家的天命看似在天,其实在人,天人合一,天表人里,
最终是以民的意志为转移。《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之
所见既然来自民之所闻,按此逻辑推衍:天立自我民立,天任自我民任,天选自我
民选。于是,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看起来以天为上,追根究底,却是民为至上。如果
不否认这就是儒家的政治思想,那么,它与现代选举民主纵有距离,但却无以构成
《新青年》所认为的那种反对关系。

  当然,我无意在儒家的先贤民主与现代民主之间打等号,两者的差别依然不容
忽视。儒家民主是断片的,充其量它只构成现代民主的一种资源。另外,更重要的
是,现代民主是制度形态,古典民主还只是一种话语精神。为何我们传统中的民主
话语不能在制度层面上落实,以至于有话语而无制度,这才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追
究的问题。

  《新青年》可以申张民主,但不必炮打传统文化;就像它可以反专制,但不必和
儒文化过不去。这两件事《新青年》都搞错了方向,这是它在政治学上的缺陷,庶几
致命。《新青年》的民主带有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性格,它反对间接形态的代议民主,
主张全民运动式的直接民主。由此可见,无论张民主,还是反专制,《新青年》都以
误打孔子的方式误导了那个时代,而且误导了一个世纪。(原题:《为孔子“政治平
反”》)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教授)

---- [原创]非圣不足以称孔子——兼论如何纪念孔子
(http://www.zgrj.cn/dispbbs.asp?boardid=4&id=8521)
-- 作者:王达三
-- 发布时间:2009-9-27 17:34:56
-- [原创]非圣不足以称孔子——兼论如何纪念孔子
非圣不足以称孔子
——兼论如何纪念孔子
文/王达三
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也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60年来中国文化逐步走出历史阴
霾、走向伟大复兴,并开始参与人类文明的对话与交流,验证了已故新儒家贺麟先
生7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文化早晚会“实现文化自觉,摆脱文化殖民,收复
文化失地,重建文化自信”。海外媒体则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对自己的传统
世界观合乎情理的坚持与推广。
毫无疑问,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而孔子则是儒家文化的主角,诚如美国著
名哲学史家杜兰特所言:“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近年来,国内的祭孔热、
《论语》热如火如荼,国外的孔子学院遍地开花。目前已经杀青并即将在海内外上演
的动漫《孔子》和电影《孔子》,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孔子热高潮。然而,无论是国内推
崇孔子,还是海外推广孔子,都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不得不辩的问题,即孔子名
份不当。
在一般的介绍中,孔子通常被称为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稍充分一点的还会给
孔子再加上政治家和文献整理家。实际上,孔子有所特长和建树的领域远非上面4
个。民国时期的陈焕章先生就曾在《孔教论》一书中一口气为孔子开列了19种专家称
谓。除上述4种外,剩余的尚有15家,即宗教家、道德家、礼学家、文学家、历史
家、群学家、法律家、外交家、理财家、音乐家、博物家、神术家、兵法家(即军
事家)、武力家(即武术家)、旅行家等。此外,还有人称孔子为思想家、科学
家、美学家、艺术家等等。
陈焕章先生为孔子开列的19种专家称谓,绝非凭空捏造的不实之词。比如孔子周游
列国,怎能不算旅行家呢?孔子以骑马、射箭等六艺教学生,带剑仗义行天下,怎
能不算武术家呢?孔子擅长音乐,弹得一手好琴,在齐闻《韶》则三月不知肉味,晚
年归鲁整理《乐经》,怎能不算音乐家呢?孔子主张“有文事必有武备”,齐鲁夹谷之
会陈兵以备不轨之齐,又曾亲自率师堕三都,且孔子弟子冉有亲口说带兵打仗之法
学自孔子,孔子怎能不算军事家呢?至于其他诸家称谓,同样是各有所本、各有典
证,囿于篇幅不再一一例举。
当然,作为民国时期孔教派的大旗,陈焕章先生认为正有涉及各领域的种种专家之
称谓方成就孔子之伟大,但又认为除宗教家之外的其他18种专家皆不足以称孔子,
因为他是把孔子视为孔教或儒教的教主的。儒学和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存在着巨大
的争议,所以我们可以暂且不去讨论以教主来称孔子合适与否的问题。但是,陈焕
章先生的思考却给予我们一个有益的启发,即以专家称孔子是不合适的。
首先,种种专家称谓,比如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等,是中国文化引进
西方现代学科分类而蔓延支离的结果。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人从职业可分为
士农工商、从德行可分为君子小人,学从门类可分为经史子集、从信仰可分为三教
九流,但大体的倾向都是知与行合一、文史哲等皆不分家。因此,以专家称孔子不
符合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
其次,孔子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其同时代的人也认为孔子非专家之比。孔
子的高足子贡说孔子“无所不学”,而且“学无常师”。达巷党人则明确说: “大哉孔
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唐代孔颖达注释这句话说:“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
亦即因为孔子于社会和学问之各领域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所以实在是无法用某领
域的专家来称呼他。因此,以专家称孔子不符合孔子本人和同时代人对孔子的看法。
第三,2500年来,迄于孔子学生止于清末乃至民国,尽管后人对孔子的称谓和历代
王朝对孔子的封号各有差异,但孔子是圣人、呼孔子为圣人却大致相同。孟子说: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不专一家,而是完美人格和崇高道
德的典范,是包括各种专家在内的人都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
向往之”的至圣先师。因此,以专家称孔子不符合2500多年来人们称孔子为圣人的
传统。
最后,今人以某专家称孔子虽然可以体现孔子在某领域特殊的贡献和地位,但却有
可能得其一体而遗其大体甚至是全体,更不能彰显儒家文化重视人伦教化和道德养
成的基本特质。尤其是,为孔子争圣人的地位和称谓,不仅仅关乎孔子本人的评
价,更关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是否具有神圣性和超越性的
大问题。所以,一个必然的结论是“非圣不足以称孔子”!
与此同时,“先师”也是孔子的重要名份,因为他是世界上有史记载的最早的职业教
师,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导师之一。所以,有必要早日把孔子诞辰法定为中国教师
节,同时努力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诞辰设为世界教师节或国际教师日——印
度就曾成功推动第61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圣雄甘地的诞辰作为“国际
非暴力日”。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中国迄今为止没有贡献一个国际性的
节日,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是推动以孔子诞辰为世界教师节或国际教师日的必要前
提。古人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民国时期以及我国的台港澳地区,皆
是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目前,两岸四地统一以孔诞为教师节以彰显中华文化统一
性和伟大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看来该建议成为现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与此同
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没有自己的教师节,而美国的加州和纽约则在广大
华人的推动下,近年来频频把孔子诞辰设为本州的年度教师日。因此,推动以孔子
诞辰为世界教师节或国际教师日,绝非没有可能的空想。
除称孔子为圣人、以孔诞为教师节之外,还应于孔诞日举办祭孔典礼。在这方面,
韩国坚持的比较好,而台湾则规格比较高。作为孔子的故国和中国文化的母国,中
国的祭孔大典至少应做到:其一,高规格,即应该是国祭,应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和
主祭;其二,大联合,即应该联合两岸四地、海外华人以及世界范围内对孔子怀有
敬意的力量共同祭孔,盖孔子非一人一国可得而私也;其三,穿汉服、行古礼,不
应简单地读个祭文和行鞠躬礼,而是应行叩拜古礼,否则即不足以为中国。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诞辰日不应选择在西历的9月28日,而是应该使用中华纪
元,比如夏历、黄帝纪元或孔子纪元。关于这个问题,冯友兰先生70多年前有过详
细的讨论,兹不赘述。
-- 作者:餅乾
-- 发布时间:2009-9-27 18:05:14
--
住在台灣的人都知道,九月二十八日是台灣的教師節,也是孔子的生日!餅乾在此
敬祝孔子生日快樂,也祝福天下的老師都快樂!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7 22:11:17
--
以下是引用餅乾在2009-9-27 18:05:14的发言:
住在台灣的人都知道,九月二十八日是台灣的教師節,也是孔子的生日!餅乾在此
敬祝孔子生日快樂,也祝福天下的老師都快樂!
最好使用夏历即阴历或农历来纪念孔子。

请饼干姑娘说说台湾的纪年方法如何?

-- 作者:餅乾
-- 发布时间:2009-9-27 22:29:17
--
台灣是採取西曆紀元,因此祭孔大典擺在明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八日這天!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7 22:51:31
--
是西历纪元和民国纪年是吧?

我曾建议,大陆实行黄帝纪元和共和纪年的双轨制。

当然这样问题就多了,因为会存在:

黄帝纪元与西历纪元

夏历即农历或阴历的干支纪年

孔诞纪元

-- 作者:赵宗来
-- 发布时间:2009-9-28 8:34:57
--
今人以某专家称孔子虽然可以体现孔子在某领域特殊的贡献和地位,但却有可能得
其一体而遗其大体甚至是全体,更不能彰显儒家文化重视人伦教化和道德养成的基
本特质。尤其是,为孔子争圣人的地位和称谓,不仅仅关乎孔子本人的评价,更关
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是否具有神圣性和超越性的大问题。
所以,一个必然的结论是“非圣不足以称孔子”!

——说得好!

-- 作者:任我行
-- 发布时间:2009-9-28 10:34:23
--
以下是引用王达三在2009-9-27 17:34:56的发言:
非圣不足以称孔子
..
中国文化早晚会“实现文化自觉,摆脱文化殖民,收复文化失地,重建文化自信”。
海外媒体则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对自己的传统世界观合乎情理的坚持与推广。
...
第三,2500年来,迄于孔子学生止于清末乃至民国,尽管后人对孔子的称谓和历代
王朝对孔子的封号各有差异,但孔子是圣人、呼孔子为圣人却大致相同。孟子说: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不专一家,而是完美人格和崇高道
德的典范,是包括各种专家在内的人都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
向往之”的至圣先师。因此,以专家称孔子不符合2500多年来人们称孔子为圣人的
传统。
..


说得很好!

-- 作者:阿蒙
-- 发布时间:2009-9-28 15:03:58
--
前几楼的一些说法似乎有点概念混乱了,纪元一种指年头?一种指时头?或兼而有
之??

古代的“元旦”是四季之元,即一年之元,古时称四季为“四时”,“四时”为时的最大
特征,四时阴阳大化,万物更生,周而复始,这是地日运行规律决定的。

而“元年”则是年头之元,古代都是天子年号来纪元(日本现在依然如此,这是唯一
残存的东方原生态纪元);另加配干支(干支可计年、月、日、时,时间尺度皆可
以干支来标),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改朝换代或同朝天子更人不换姓等是换皇号(如大明大清)、年号(如洪武、乾
隆),至于四时或元旦等要看“历法”,有时新朝或同朝新皇“新开张”时也会同时颁
布某年某月某日起行新历,这也是大事,具体新历标准由司天监等部门负责编算,
由天子颁旨布告天下执行。周代天子颁布历法是天子与王政之权威的重要标准(殷
周时代元旦日并不完全固定,需要颁定元旦),古代东亚“天朝”对周遍政权颁布纪
元(纪年)标准也是天子与王政之权威的重要标志及对外“封建制”的重要象征,建
立统一的纪年尺度是儒家关于政治秩序的重要思想或核心观念!

总之,“元”既指四时之元,也指年号之元,“纪元”一说今多指计年方式,“元旦”则
必指四时之始。按中华民国法律与政制,中华民国以“民国”年号纪元,民国元年始
用格里历(太阳历)计历,并常称历法为“新历”或“西历”或“阳历”(夏历是阴、阳
合算之历,地球公转也是重要参数但非唯一参数;格里历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计
算,是纯阳历);按中共国的法律与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耶稣”年号纪元(美
其名曰“公元”),以格里历计历(美其名曰“公历”);按大日本皇国的法律与政
制,大日本国以天子年号纪元,以格里历计历。

东亚大陆和台湾地区,今又通行夏历(东亚民间多通行夏历,节日标准尤能体现夏
历观念、夏历标准未终极消亡),这是民生的远久传统与古老政制标准的延续。海
峡两岸虽皆未法定夏历的政治地位,但亦承认夏历的生命,譬如大陆政府的政府媒
体提时间往往附称“农历某某月某某日”。(称“农历”字样就如同农民毛他们 “进
城”后设立“农—城”户口两制一样,堪为莫大的讽刺!)

官方纪元(年元)方面,个人首赞成共和纪年,以今所确知的周“共和”年为永久年
岁坐标,退而求其次可孔子纪年,再次的为黄帝纪年(这个不实证可靠),最差的
为耶稣纪年(这个也同样不实证可靠);历法,我赞成双历制并同时法定化,夏历
必须法定化,官方文书双制,有两个“元旦”!(现在大陆法定假日实际上就是两个
“元旦”制而且夏历元旦地位高于新历,夏历元旦假日长)

最好的时间标准是行共和纪元、行夏历,官方文书、法律性文书必须署“共和××××
年××月××日(××-××)”字样,如“共和2850年8月10日(9 -28)”或“共和二八五零
年八月十日(9-28)”,括内西历日期也可不写。至于民间,爱用基督纪年与历法
就用,属公民自由。这种纪年与历法,可导致对历史叙述清晰而不混乱(日月期根
本不必换算,只换算共和标准年),现在国家都换算欧洲标准来叙史,非常混乱,
历史主体感也完全丧失,仿佛我们变非洲人一样了!(中国漫长国史,文献浩大,
非美洲、澳洲、非洲移民所致,套欧洲标准导致历史叙述混乱,历史主体感也完全
丧失!)

另,穆斯林国家另有纪年和行历标准,穆斯林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被基督教化的文
明,儒教政治文明早已覆没,不可能回阳……

《论语·卫灵公》: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
人。郑声淫,佞人殆。”

-- 作者:阿蒙
-- 发布时间:2009-9-28 15:20:38
--
纪念孔子的最好方式是研究孔子行思,发扬孔子学说及主张,找回真正的孔子,揭
开两千年假孔子的“旧衣”。

-- 作者:艮山
-- 发布时间:2009-9-28 22:36:54
--
圣诞节应用夏历——这应当提入当今儒家的议事日程,形成统一看法,在儒学开始复
兴的时候便正确地使用圣誔节的日子,否则,西历使用可能成为既定事实。

  堂堂孔子圣誔,居然使用基督教纪年,开玩笑?
-- 作者:孤心俱乐部
-- 发布时间:2009-9-28 22:47:20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秋至圣,万载师表!

纪念圣诞,既有礼仪上的,更有践行上的!使命使然!

-- 作者:阿蒙
-- 发布时间:2009-9-28 23:10:13
--
"Confucianism is not a religion, but it is not free from some touch of
religion and mysticism. "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9 11:33:27
--
作者:朱系舟

今天是9月28日,是三地共庆的日子,我不知道孔子是否这一天生日,但既是约定
成俗,还是从了吧。

孔子这个人,当然是很厉害的人物,对中华文化是有大贡献的人物,没有这样
一个人物,中华的文化史可能会面临重大的改写,所以,任何数典忘祖都是不可取
的,二千多年的共同认知不是谁可以推掉的。

“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也。”孔子是很懂谦虚的,他技艺很多,也只是说因为
“吾少也贱”,还反复说“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个人认为,目前不宜太尊孔,尊孔是一个长远的命题,短期行为容易导致文
化相对主义的不当发力。

整合当下文化才是目前最宜做的。“不应简单地读个祭文和行鞠躬礼,而是应
行叩拜古礼,否则即不足以为中国”,我期期不以为然,“中国”和“国中”一直是变
化的,“国学”更非指中国之学,刻舟以求剑,吾不知其所至。适而可止,以待来
者,斯可矣。

晏子说“崇繁非所先务”,孔子以礼推演天下,他的路径和他的目标似乎存在一
些问题。在今天,我们还需要走老路吗?崇孔复礼,并不是急所。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9 17:37:56
--
孔子诞辰日是哪天?孔子诞辰日改成教师节是否合适?

孔子诞辰日是哪天?孔子诞辰日改成教师节是否合适
政协委员建议教师节应改在孔子诞辰9月28日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近日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应该把我国教师节从每年的9月10日
改在孔子诞辰纪念日,即公历9月28日。

  全国政协委员魏明伦说,经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
月28日(农历8月27日)。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
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
辰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认为,“孔子”是我国最大的文化符号,把我国的教师节
改在孔子诞辰日既有纪念意义,也可赋予节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这一天作为中
国教师节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
庆节。

  魏明伦委员指出,现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日渐广泛,把教师节改为9月28
日,可从更积极的方面促进这种影响。
孔子诞辰日的由来

孔子誕辰日指紀念孔子誕辰的節日,為夏曆八月廿七或阳曆9月28日。全稱孔子誕
辰紀念日。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為「至聖先師」,誕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八月
廿七,依西曆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或周靈王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依西曆為西
元前552年10月3日。

民國23年(西元1934年,孔曆2483年)孔子誕辰日時,柳翼謀、张其昀等人主辦之
國立中央大學《國風》雜誌曾出版〈聖誕特刊〉。民國28年(西元 1939年),孔子
誕辰日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確立為法定節日,由于民国政府官方废止传统的农历及
春节,故先定于西历8月27为孔诞纪念日。民國41年,改為9月28,以之為教師節。

在孔子誕辰日,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大韓民國、日本等地都有紀念活
動。在文廟舉行“祭孔典禮”是常見的正式紀念活動。

目前,有不少儒家弟子把孔子诞辰日称为聖誕節,但并没有被法定化。在中國內地
目前尚未被官方確立為法定節日(但1985年開始將9月10日訂為教師節)。在台
灣,孔子誕辰日的阳曆日子(9月28日)為法定教師節。

在香港,孔子誕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眾假期,只有部份學校會放假,但於西元
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學院表示與香港的一些宗教团体就孔子誕辰日的夏曆日子成
為公眾假期達成共識。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src="cache/hottags_forum_cache_jsonp.tx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教师节 孔子 诞辰日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9 17:44:34
--
教育部回应教师节改期至孔子诞辰日建议

教育部回应教师节改期至孔子诞辰日建议
近年来,有学者建议把教师节改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昨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对此表示,教育部已经注意到了教师节改期的呼声,但这一建议并没有进入论证阶段。

  这位发言人表示,此事虽然最终将由全国人大决定,教育部之前的相关论证和
调研必不可少。目前,教育部相关部门还没有开始论证此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
说,把9月10日定为


教师节已经有20多年,这个日子目前深入人心,不应随意更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呼吁将教师节改期。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
魏明伦、李汉秋等政协委员更是提出了教师节改期的提案。这一提案提出,现在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
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孔子”是我国最大
的文化符号,把我国的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既有纪念意义,也可赋予节日更深厚
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教授张立文等学者也赞同教师节改期。部分专家还认
为,从历史上看,9月10日没有与文化历史的渊源关系。9月10日正是新学年教学程
序的初始时段,准备庆祝教师节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在9月10日这个非年头年尾的
时候总结教学工作、表彰先进教师也显失时宜。

  但很多一线教师并不赞成教师节改期。“我不赞成教师节改期。”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一位教授说,“节日是约定俗成而来的,表达人们的一种心愿,应该有一定
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节只是一种形式,我们不在乎哪天是教
师节,关键在于整个社会的尊师重教。”

  据最早建议设立教师节的教师之一方明先生说,在确定教师节之初,他征求过
冰心、叶圣陶等老前辈的意见。叶圣陶先生建议教师节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
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9 17:48:42
--
孔子诞辰日-农历8月27的来源

孔子诞辰日-农历8月27的来源
祭拜者身穿古代服饰按古代礼仪向孔子致礼晋明帝太宁三年诏四时祀孔子。据说以
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
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
国民政府曾据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后来又邀请历法及考据专家把它
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值得注意的换算成是9月28日采用的是格里历。

分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得来的及其可靠性:

如梁玉绳所述那样,把《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拉到
一起,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再根据“三正说”把周正 “十月”改为夏
正“八月”,把日干“庚子”换算成数字纪日“二十七”,“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
十七”就出来了。

但是,《史记》仅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无孔子生日的干支,而《谷梁传》的“十月
庚子日”是“鲁襄公二十一年”,这样把两者给合起来,显然不合理的。

从历法发展来看,战国以前是干支纪日,“二十七日”这种数字纪日不大可能是西汉
前期的记载。

殷墟甲骨刻辞采用干支纪日。

徐锡台先生说:“周原甲骨文中出‘既吉’,‘既魄’,‘既死’,说明在周文王时就已
用月相补充殷的干支纪日方法”。而《尚书》及出土铜器铭文中大量使用既生霸、既
望、既死霸来描述月相辅助纪日。夏商周工程阶段性成果倾向于“月相四分”,并归
纳出西周时期置闰规律:1.西周历法采用“朔”或“朏”为月首。认识朔以前,当以
“朏”为月首。2.西周历法的建正多为建子、建丑。3.西周历法一般采用年终置闰。
这说明当时的历法水平还没达到“四分历”的程度。    
  《后汉书·律历志》贾逵论历曰:“以《太初历》考汉元尽太初元年日食二十三事,
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二日。以《太初历》
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
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
朔,三得晦,三得二日。”《汉书·五行志》:“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
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后汉书·律历志》: “自太初元年始
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

从西周和两汉历法水平来看,春秋时期当不能准确预推朔日,但春秋所记载的“日
有食之”均在朔日,春秋中的朔日能与日食相吻合的原因何在?我们推测,春秋时
期只能大体按一个月29天有余,30天不足定出朔日来进行“告朔”,并随时根据发生
的日食来调整朔日,如《说文》所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春秋》中与日食相关的
“朔日”,并不是事前推算出来的,而是发生日食之后,把“日食”记载于日之“干支”
之后,并书上“朔”,所以才有那么准确,也算是“事以系日”的内容之一吧。

朔日不定,也就无法用数字纪日。数字纪日当在《历术甲子篇》所记载的“四分历”历
法出现之后。利用四分历的“月朔旦甲子日法”才能比较准确地定出朔日及月的大
小,此后数字纪日才流行开来。从存世文献看,我国以数字纪日大概当从西汉后期
才开始,至魏晋才日见通行起来。楚简中尚是干支纪日,疏勒河汉简中已有数字纪
日,其年代一般认为是东汉,也有人认为“疏勒纪年简上下时限为公元前98年至公
元137年”[vi],但也不会早于《谷梁》、《公羊》二传。孔氏家谱的“八月二十七”不大
可能是于西汉前期的记载,当是后人的追记。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9 17:50:56
--
孔子诞辰日-争论的史料

关于孔子诞辰的早期记载,见于《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

《公羊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秋,
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
一月,庚子,孔子生。”
《谷梁传》:“"(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秋,晋栾
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
子生。”
《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
四月己丑卒”。
关于《公羊传》的“十有一月,庚子”,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曰:“按作‘十月’者
是也。考杜氏《长历》,十月庚辰小,十一月己酉大,十一月无庚子,庚子乃十月二
十一日也。齐召南说。”说明前人已经认定《公羊传》有误了。
关于《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史记索隐》曰:“《公羊传》‘襄公二十一
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
司马贞试图从三正的角度为调和二说。梁玉绳以之为大谬:“从来三正推法,只以
后月属前月,并无以前月属后月。周正十一月第能为夏正九月,未闻倒而为夏正之
正月者。”
历史上,认同“襄公二十一年”的主要有贾逵、何休、刘恕、马端临、宋濂、崔述、
钱大昕等,认同“襄公二十二年”的则有杜预、袁枢、郑樵、朱熹、黄宗羲、阎若
璩、梁玉绳、崔适等,可谓旗鼓相当。
宋濂专门写了一篇《孔子生卒岁月辨》,曰:“《公羊》《谷梁》二氏传经之家也,传经
之家当有讲师以次相授,且去孔子时又为甚近,其言必有据依。司马迁固良史,则
后于《谷梁》《公羊》者也,吾则无征乎尔。”[iii]
梁玉绳《史记志疑》则曰:“从《公》、《谷》者,《索隐》、《外纪》、《黄氏外纪》及宋濂
《孔子生卒岁月辨》之类也。从《史》者杜注《左传》、《拾遗记》、《续博物志》、《古
史》、《大纪》、《路史》、朱子《论语序说》、《通鉴前编》、余姚黄氏宗羲《南雷文约》
之类也。”梁氏又曰:“二十一处是已酉,二十二年是庚,当从《史记》为的。其徵有
三:襄二十一年日食,必非生圣人之岁,一也。《公》、《谷》皆口授,《公羊》著于汉
景之刊,《谷梁》显于汉宣之代,历世既久,宁得无讹,二也。杜注哀十六年传云
‘仲尼至今七十三’。《五代史冯道传》,道卒年七十三,时人皆谓与孔子同寿,则非
七十四可知,三也。《困学纪闻》两存其说,以为不可考。《索隐》深悼孔子生年莫
定,致寿数不明,不然矣。若生月必当从谷梁在十月,以杜《长历》推之,是年十一
月无庚子,况三《传》经文于十月既书庚辰朔,则庚子在十月,倘作十一月,则一月
只二十日,大不可通。且陆氏《公羊释文》曰:‘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一本作
“十一月”,又本无此句。’是知《公羊》传写讹异,非灼然可据者。至生日必庚子无
疑,不但《公羊》书之,《南齐书》臧荣绪以宣尼生庚子日,陈《五经》拜之,固确证
也。综而论之,年宜依《史记》,月宜用《谷梁》,日则庚子。《路史余论》定为八月廿
七日孔子生,又引《五行书》谓生庚戌年二月二十三日甲申时,斯不足辨耳。”以此
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争论材料。

现在看来,梁玉绳孔子二十二年生的理由没有一条是坚实的,当然也不只是他一
人,其实东汉以降诸人,无论持哪一说,均没有更多的理由。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时
候,以《谷梁传》为依据要合理一些。

《公羊》《谷梁》二传均有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十月频食的记载,《谷梁传》杨士勋疏
曰:“据今历无有频食之理,但古或有之。”现代天文学证明,频食虽有,但鲁襄公
21年即公元前552年没有,儒略历该年8月20日在曲阜可以看到一次食分达到0.7的
日偏食,这一天的纪日干支恰为庚戌,这就与《公羊传》和《谷梁传》中的“九月庚戌
朔,日有食之”的记载吻合,至于《公羊》《谷梁》二传所载该年十月庚辰朔日食无疑
有误了。
-- 作者:玄野
-- 发布时间:2009-9-29 20:35:37
--
以下是引用王达三在2009-9-27 17:34:56的发言:
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是推动以孔子诞辰为世界教师节或国际教师日的必要前
提。古人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民国时期以及我国的台港澳地区,皆
是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目前,两岸四地统一以孔诞为教师节以彰显中华文化统一
性和伟大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看来该建议成为现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与此同
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没有自己的教师节,而美国的加州和纽约则在广大
华人的推动下,近年来频频把孔子诞辰设为本州的年度教师日。因此,推动以孔子
诞辰为世界教师节或国际教师日,绝非没有可能的空想。
呜呼,礼仪之邦何以堕至荒蛮之国?四方尊崇圣教,中华弃之粪土,绝世笑话。往
日韩国拿走端午节,方有中秋端午清明法定假日。今教师节之正,唯待韩国将孔圣
人国籍溯为高丽方可?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29 21:06:45
--
建天下者,舍吾輩其誰?

-- 作者:弘道
-- 发布时间:2009-9-30 7:49:54
--
请阿蒙兄将你关于纪元的帖子整理一下,以荐给《儒家邮报》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30 13:47:34
--
卷首感言:张国忠先生转载了《期盼孔子诞辰日成为教师节的那一天(转载)以孔
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建议书——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一文,该文的作者们和附议
者建议将孔子生日定为教师节。我也举双手赞成。但是,孔子生日到底是哪一天?
需要专家严密考证确定。于是,在网络上下载了这两篇文章。还有,两千多年前的
历法有夏历等,以哪种为准?恐怕还得要请专家充分考证才行。

孔子生日考

一说,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
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
9月8日生。
二说,传统的祭孔日期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国民
政府曾据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
三说,最近研究:文字科学家通过研究并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推算出我国古
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这一结论不仅将先前一
般认为的孔子诞生年份提前了一年,而且改写了孔子的生日,确认孔子1999年诞辰
2550周年。

研究文章:
孔子的生年,历来就有问题。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逝世处就感叹说:"《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可见这一问题
由来已久。本世纪已经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孔子诞辰,各持一端,在年、月、日上皆
有异说,使得各处的纪念活动无法一致。其实只要引入天文学方法,就可以明确解
决这一重要的历史年代学问题。
比较流行的孔子生年,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中"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得出,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但此说有两个问题:
一是与《史记·孔子世家》下文叙述孔子卒年时,说"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
六年四月己丑卒"不合。因为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551-479= 72岁。这只
能用"虚岁"之类的说法勉强解释过去。
二是没有孔子出生的月、日记载。这就是说,仅仅依靠《史记·孔子世家》,无
法为今天的孔子纪念活动提供任何具体日期。
另一种说法的文献依据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先看原始文献: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
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
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这里两者都明确记载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
年,即公元前552年;又都明确记载了孔子出生日的纪日干支——庚子。所不同者,
一为十一月,一为十月。
我们可以先从文献本身的自洽程度,来判断《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两者
的记载中谁更可信。从纪日干支的简单排算就可知:九月庚戌朔,接着十月庚辰
朔,接下去二十天后是庚子,则此庚子只能出现在十月,整个十一月中根本没有"
庚子"的干支。可见《春秋公羊传》的记载自相矛盾。因此,显然应以《春秋谷梁传》
的记载作为出发点——即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按照《春秋》所用历法的)十
月庚子这一天。
接下来要确定"十月庚子"这一天是公历的几月几日。这没有象确定鲁襄公二十
一年是公历哪一年那么简单。首先,这里牵涉到春秋时代的历法,其中月份是怎么
安排的——简单地说,就是那时历法中的正月相当于现今夏历的几月,而这一点目前
尚无定论(先前某些孔子诞辰有误即与此有关)。为了绕开这一尚无定论的问题,
而将结论唯一确定下来,我们就不得不求助于天文学。
非常幸运的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在孔子出生这一年中都记载了日
食,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天文学依据。日食是非常罕见的天象,同时又是可以精确
回推计算的天象。《春秋》242年中,共记录日食37次,用现代天体力学方法回推验
证,其中大部分皆真实无误。经推算,公元前552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这年中,
在曲阜确实可以见到一次食分达到0.77的大食分日偏食,而且出现此次日食的这一
天,纪日干支恰为庚戌,这就与"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记载完全吻合。而在次
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没有任何日食。
为了确定这次庚戌日食的日期,我们采用不考虑月份的记时坐标,即天文学上
常用的"儒略日",这是一种以"日"为单位,单向积累的记时系统——中国古代连续不
断的纪日干支系统实际上与"儒略日"异曲同工。公元前552年发生曲阜可见日食的
那个庚戌日,对应的儒略日为1520037。而儒略日与公历的对应是早已明确解决了
的,与1520037对应的是公元前552年8月20日。
至此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个确切无疑的、同时又与春秋历法无关的立足点:即公
元前552年8月20日,对应于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接下去的工作就只需根
据干支顺序作简单排算即可,结果可以用表格表示如下:

儒略日史籍记载历日 天象与事件公历日期(公元前)
1520037 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 日食 552年8月20日
1520067 襄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 日食(实际未发生) 552年9月19日
1520087 襄二十一年十月庚子 孔子诞生 552年10月9日
1546536 哀十六年四月己丑 孔子去世 479年3月9日

所以结论是:
孔子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诞生,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
注意这个结果方才与《史记》中"孔子年七十三"的记载确切吻合。
先前有不少论者,在孔子诞辰问题上,定年依据《史记》说,定月日却又依据
《谷梁传》说,而此两说在生年上明明是相互矛盾的。不先辨别哪一种史料更可信,
以决定取舍,却在两种相互矛盾的记载中"各取所需",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这样
做无法保证立论的自洽。
根据上述结论,邮电部在1989年发行"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邮票,在年份上并无
差错,因为1989+(552-1)=2540年(没有公元0年,故减1),只是日期上稍有
出入而已。同样道理,今年1999年就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具体纪念活动的日期,
则应确定为10月9日

-- 作者:陶斯咏
-- 发布时间:2009-9-30 13:48:35
--
关于孔子生日与中国教师节的随感
奥运年博客aqjyacc2009-09-10 12:53

在两会上,政协委员李汉秋、魏明伦等提出,应将中国的教师节由当前的9月10日
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关于孔子与中国教师节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中国台湾很早就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在中国大陆,改定教师节的呼
声也绝不是今年的两会才热闹起来的。在去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全
球和平联盟和平大使,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胡星斗先生就发起并提交了《关于
将世界第一教育家孔子的生日确定为教育节或新教师节的建议书》,并在网络上广
泛转载,影响颇大;而在前年9月,著名学者张立文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文化
月”启动仪式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会议”上正式呼吁把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
师节,在王达三对张老的采访中还提到在当年的两会期间,李汉秋等委员已经提出
过了相关议案……在今年的两会,也无非是旧事重提。
中国的教师节何不定为9月28日?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教师节是9月10日呢?事实
上,自1931年以来,我国共为教师节设定过4个不同的日期——最早是 1931年由教育
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
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自发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在全国各
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民党政府后在1939年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农历)为教
师节;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先是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而到了1951年全国教育工
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五一国际劳动节”被宣布为“同
时是教师节”,可想而知,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后
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直到1985年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
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节
的设立由国务院提出,并在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教师节。
从以上这些背景来看,教师节的设立标志着在中国,教师的地位重新受到尊重。重
定教师节在当时是出于弘扬被文革破坏的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的社会风尚的迫切需
要,至于教师节具体定在哪天并不重要,
那么,为什么是9月10号呢?原因说来挺简单——“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
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
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事实上,这正是中国当时设
立许多其它节日的共同特点,比如国防教育日等等——注重的是宣传教育的方便,对
于日期往往只是随意的选择,并不需要有什么渊源或典故。
也就是说,9月10日的教师节严格地说根本不是“节日”,“节日”的义项是“传统的庆
祝的日子”或“纪念日”,而9月10日并没有任何“纪念”的意义,现行的教师节顶多只
能说是教师的“时节”、教师宣传的“关节”、“节骨眼”,而不包含“节日”的“节”之
意!从当时的环境看,设立节日固然是为了迫切需要,然而,为了需要就可以不关
心节日背后的象征意义了吗?回头想来,当时的设定确实是有些轻率和浮躁的!
西方也有许多为了“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节日,比如母亲节,但母亲节——五月的第
二个星期日,其实是该节日最初的发起人,Ana Juruif的母亲的忌日!可见,即便
是许多看起来并没有特殊典故的日期,追求就起来也往往能找到其中的意义。而中
国在设立节日时,非但经常不考虑“意义”,有时反倒是刻意回避“意义”!比如“国
防教育日”,为什么中国不想美国等国家那样在“国耻日”进行国防教育呢?说明白
些——为什么不定九·一八?或者至少找其它任何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而是定了
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呢?(注:1931年9月18日是星期五)定了一个双休日,原来
也是“便于学校和社会开展活动”,但后来发现由于学校放假,根本没法有效地“开
展活动”,提议更改“国防教育日”的呼声也有许多。
国防教育日的问题与教师节有些类似,那么,为什么不定九·一八为国防教育日
呢?教师节定9月10日的理由还可以是“方便宣传”,但国防教育日那个周六看来显
然是“不便宣传”了,那么为何不顺应呼声将它改为九·一八呢?其实,这正是对“意
义”的刻意回避——在审议日期时提出的“三项选择标准”为“要有教育意义”、“不针对
某一国家”、“便于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其中第一条和第三条与设立教师节
等各种节日一样,表明设定节日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和“宣传”,而第二条正是要
“回避意义”!如果选择了“九·一八”,恐怕含有与日本敌对的暗示,因此不能选择!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要求宣传效果,什么象征啊、典故啊、渊源啊,尽
量少牵扯为妙!试想美国的“母亲节”的创立如果放在中国来看,一定不会被接受——
凭什么全国的节日要以某一个普通人的母亲的忌日来定?——这在我们的这种思维方
式下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是放在中国来定,即便是采纳了发起人的提议,恐怕也要
另改一个日期来避嫌吧!
教师节的问题也是类似,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害怕牵扯到一些象征的东西,最好不
要有什么“意义”,牵扯到“意义”就会比较麻烦——除非是妇女节、劳动节之类的,它
们牵扯到的“意义”并不“危险”(比如纪念某次工人运动的),而别的“意义”还是少
沾为妙!“孔子的生日”——这个日子背后的“意义”可太大了,惹不起啊!
关心效果和实利,轻视“意义”和象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思维特征!从“节日”的
设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浮躁。然而,从长远看,这些忽略“意义”的节日真的能
够保持宣传和教育的“效果”吗?早晚人们会去反思那些“无根”的节日,追索它们背
后的意义。仅仅为了过节而设节,就如我们从西方“借”来的“圣诞节”、“情人节”相
似;然而那些“借”来的节日是为了娱乐的,本来就不必要关心其“意义”。而教师节
不是娱乐节、更不是狂欢节,“意义”对它而言是必需的!要宣传“意义”,怎能回避
“意义”?

-- 作者:阿蒙
-- 发布时间:2009-10-5 22:46:44
-- 整理稿:
关于中国的标准纪年与历法标准

很多人谈“纪元”时常把纪年、纪时方式混淆,把年代纪元和历法混淆。“纪元”一般
在指称年头,以何年为元年;历法一般在规定时头,以何日何时为元日。

古代的“元旦”是四季之元,即一年之元,古时称四季为“四时”,“四时”为时的最大
特征,四时阴阳大化,万物更生,周而复始,这是地日运行规律决定的,详看天文
学与历法著作。

而“元年”则是年头之元,古代中国是以天子年号来纪元(日本现在依然如此,这是
唯一残存的东方原生态纪元);另加配干支(干支可计年、月、日、时,时间尺度
皆可以干支来标),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改朝或同朝天子更人不换姓等是换皇号(如大明、大清)、年号(如洪武、乾
隆),至于四时或元旦等要看“历法”,有时新朝或同朝新皇“新开张”时也颁布某年
某月某日起行新历,这也是大事,具体新历标准由司天监等部门负责编算,由天子
颁旨布告天下执行。周代天子颁布历法是天子与王政之权威的重要标准(殷周时代
元旦日并不完全固定和绝对预算,需要颁定“元旦”),古代东亚“天朝”对周边政权
颁布纪元(纪年)标准也是天子与王政之权威的重要标志及对外“封建制”的重要象
征,建立统一的纪年尺度、纪日尺度是儒家关于政治秩序、生活秩序的重要思想或
核心观念!

总之,“元”既指四时之元,也指年号之元,“纪元”一说今多指纪年方式,“元旦”则
必指四时之始。按中华民国法律与政制,中华民国以“民国”年号纪元,民国元年始
用格里历(太阳历)计历,并常称历法为“新历”或“西历”或“阳历”(夏历是阴、阳
合算之历,地球公转也是重要参数但非唯一参数;格里历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计
算,是纯阳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与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耶稣”年号
纪元(美其名曰“公元”),以格里历计历(美其名曰“公历”);按日本皇国的法律
与政制,大日本国以天子年号纪元,以格里历计历。

东亚大陆和台湾地区,其民间社会今又通行夏历,这是民生的远久传统与古老政制
标准的延续(东亚民间自古行夏历,节日标准尤能体现夏历观念、夏历标准,夏历
未随政治改朝换代或纪年方式的变迁而终极消亡;当然,夏历的具体历法是变迁
的,但日月合算并考虑气候是具体夏历编制的重要标准)。海峡两岸虽皆未法定夏
历的政治地位,但亦承认夏历的生命,譬如大陆政府的政府媒体提时间往往附称
“农历某某月某某日”。至于称“农历”字样就如同农民阶级那群人1949年“进城”后设
立“农—城”户口两制一样,堪为莫大的讽刺!

官方纪元(年元)方面,个人首赞成共和纪年,以今所确知的周“共和”年为永久年
岁坐标,退而求其次可孔子纪年,再次的为黄帝纪年(这个不实证可靠),最差的
为耶稣纪年(这个也同样不实证可靠,耶稣元年是个虚推的年份,且中世纪才兴
起);历法,我赞成双历制并同时法定化,夏历必须法定化,官方文书双制,有两
个“元旦”!(现在大陆法定假日实际上就是两个“元旦”制而且夏历元旦地位高于新
历,夏历元旦假日长。)

最好的时间标准是行共和纪元、行夏历,官方文书、法律性文书必须署“共和××××
年××月××日(××-××)”字样,如“共和2850年8月10日(9 -28)”或“共和二八五零
年八月十日(9-28)”,括内西历日期也可不写。至于民间,爱用基督纪年与格里
历就用吧,属公民自由。共和纪元和夏历为主、新历为辅的双历制这种纪年与历
法,可致对历史叙述清晰而不混乱(旧录日月期根本不必换算,只换算共和标准年
即可),今中国政府、中国教育都换算欧洲标准来叙中国史,非常混乱,中华历史
主体感也完全丧失!(中国漫长国史,文献浩大,非美洲、澳洲等移民社会,照套
欧洲标准纪年与格里历导致历史叙述混乱,历史主体感完全丧失!)

另,穆斯林国家另有纪年和行历标准,穆斯林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被基督教文明蚀
化的文明,东亚大陆的儒教政治文明早已覆没,不可能回阳……

(另佛元、藏历之类的纪年与历法多有)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
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